中国共产党新闻>>综合报道

世界读书日特别策划:解码干部读本

2014年04月23日08: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课题组首席专家顾海良介绍编写过程

样本点击:“五百年” 这样炼成

本报记者 胡安琪

200多页讲完500年发展史,这就是中宣部、中组部今年1月发出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学习的《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以下简称《五百年》)。日前,主持该书编写组的首席专家顾海良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又给这本书加注了几个数字:定提纲一个月,编写跨十个月,经九个版本才定稿;“目标”是让党员干部学习期间两天能读完……

“看读本不能代替读原著。”顾海良说,“党员干部读本还是有些浅显了,停留在‘订单式写作、通俗性辅导’的阶段”,应该要求党员干部直接读原著、经典,养成读书习惯。

提纲打磨了一个月

编写《五百年》的目的,在中宣部、中组部通知中说得很明确: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编写了《五百年》。

而该书后记显示,这一读本得到许多部门和单位的帮助支持,参加初稿撰写与修改工作列出姓名的就有16人,主持和参加统稿修改的有13人。

“作品是集体成果。去年2月接到课题后,提纲就打磨了一个多月。”顾海良说。

顾海良回忆,课题组有10人,其中执笔的9人。“曹长盛、赵家祥、闫志民老先生七八十岁,是我的老师了。其他高校、科研单位的同事,也都是对此有成熟研究成果的教授、专家。”此外,还有中宣部理论局的领导和同志全程参与研究。

“我们特别认真学习了习总书记的讲话。”顾海良说,以往讲社会主义发展历史,多从晚期空想社会主义开始,距今不到200年。而历史证明,早在500年前资本原始积累的时候,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就已经有了。我们继承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世界范围人类共同而悠远的理想。这500年中,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尽管遇到很多曲折、困难甚至危机,眼前仍然存在问题,但是路越走越宽,应该对此有信心和信念。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读本是为了梳理一种历史眼界、世界思维,以史为鉴,走向未来。”顾海良说。

咨询委员审阅三次

2013年2月开始主持编写,去年年底、今年年初交稿,500年的历史如何浓缩到15万字中?

“忠实于历史,线索展现清楚;理论性、知识性、科学性、可读性结合。”这是顾海良总结的编写原则。《五百年》分六个时间段再现社会主义发展全部过程,实事求是,不避讳曲折。

在确定提纲后,课题组接下来讨论确定整体上每章写什么。具体到每章多以一人执笔初稿,之后课题组间交叉修改。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写多写少,要集体讨论,其中也有一些争论。

据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对于列入工程的读物至少要审阅三次。首先是提交提纲给咨询委员会指导。“开会面评,审了一天。”顾海良说,“咨询委员中的江流先生已经九十多岁了,也一字一句地读并提出修改意见。”经过提纲、成稿、定稿,专家审读不仅改出了好稿子,也留下了严谨的好学风。

请基层干部试读提意见

顾海良说,征求了宣传部门理论工作者的意见,《五百年》配了一些图片。“这在以前不多见。”他语气中有点遗憾,“还可以配更多图,版式设计再活泼一点。”

编写风格要求是明快好读:不用专家腔,但也不追求时下网络语言。“前面涉及经典著作的往往有一些翻译的痕迹,我们编写时比较注意,所以你看里面引文不多,大部分是提炼精神表达。”顾海良说。

除课题组以外,中宣部理论局的同志也在文字上花了很大的功夫。让顾海良印象深刻的是,在第九稿付排之前,理论局请了不少基层干部试读,并根据意见进行修改。

“这些基层干部的意见都很直率。可以说,部分读者参与了定稿,对本书质量有了实质性的推进。”顾海良认为,修改后更为明快清晰、贴近目标读者群的习惯和品味。“这对我们搞理论工作的也有很大启发,如果理论读物都能这样也许会更好读一些。”

走进北京王府井书店探访

市场调查:谁说压仓货 其实卖得火

本报记者 杨 旭

世界读书日前夕,记者来到北京王府井书店。

在“弘扬主旋律、共筑中国梦”书架旁,张大爷正在饶有兴致地阅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干部读本》。张大爷说他对干部读本产生兴趣是近几年的事。尤其是整治“四风”,让他看到了党中央改革的决心和魄力,“电视里、报纸上,这样的新闻多了,让我这个老医师也‘转行’关心起政治来。”

干部读本不仅干部在读,有需求就意味着市场的存在。王府井书店副总经理葛飞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些干部读本每天都能卖出三五本,而像《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这样的个中精品,上市4个月就卖出了1400余册。“现在来团购干部读本的不仅仅有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和高等院校,民营公司也加入到了团购的行列中。老板买这些书回去,把它作为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手册。”

“干部读本的销售整体呈上升趋势。”尽管公司处于静默期未能提供具体数据,但京东图书事业部总监杨海峰依然“透了风”,“别看政策味十足,读者的关注度却不低。”

“这跟群众更加关注政治、中央动真碰硬来改革的背景都有关系。”但在葛飞看来,这样的速度可以更快一些,“缺少线下的推广活动,是干部读本营销的软肋。”

“请专著的编写者来举办分享会,聊聊书里书外的故事,读者准爱听,自然就更乐意买了。”杨海峰从内容上做出了建议,“图书内容可以更轻松一些,增加实践性的延伸话题。”

读者评说:干部眼里的干部读本

以阅读为乐,把学习作为责任

面对信息化时代下的“本领恐慌”,各级领导干部应把阅读作为一种乐趣,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

我从事政法工作25年,多数时间处在维稳处突第一线,提升本领的要求更为迫切,更需要做到“读好书、善思考、勤实践”。

在我看来,对党员干部来说,最好的学习书籍就是党员干部读本。当前各类党员干部读本围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群众路线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等方面作了系统阐述,是提升干部理论素养的重要载体,也是领导干部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云南丽江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施静春

弄懂吃透,做学习型党员干部

争做学习型党员干部,必须先把干部读本弄懂吃透,然后才能向更深更高层次进军。为培养广大党员干部的阅读兴趣,我们倡导开展了三项学习活动:建立了全区干部教育在线平台,把推荐的图书扫描制作成电子版,方便党员干部学习;组建了“魁星阁读书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开展了互动式的读书活动;组织了近60期“乡村理论学习大讲堂”,让干部到田间地头,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为农村党员讲学。

未来,我希望有更多、更贴近基层实际的干部读本出版发行,希望干部读本也能在微信、微博、QQ等网络通信工具上传播,希望有更多的基层党员干部能够读书明理、读书修身。

江西新余市渝水区区委书记 徐文泊

择要精读,用对的方法读对的书

当前市面上的书浩如烟海,有些值得认真研读,有些只能随手翻翻,这就有一个选择的问题:必须明确自己需要什么,想提高什么,择要精读。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认真研读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干部读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党员干部读本》,这些读本使我进一步筑牢了理想信念、提升了党性修养、强化了使命担当。

读书难在自觉,贵在坚持。用对的方法,读对的书,把坚持变成习惯。小读小进步,大读大进步,早读早进步,不读不进步,是读书真理。福建厦门市公安局思明分局民警 过 洪

(相关资料由何璐、姚懿文、赵玲整理)

《 人民日报 》( 2014年04月23日 11 版)

上一页
(责编:杨丽娜、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