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武警部队完善政策制度吸纳高素质高学历人才

透视文职人员招聘热

2014年04月12日10:33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透视文职人员招聘热

武警警种学院面试现场,有关人员向考生展示密封着的答辩试题袋。王辉惠摄

阳春三月,武警部队文职人员招聘面试在武警工程大学、警官学院、警种学院等18个考场同步进行。面试对象,全部是通过全国联考、资格审核、体检等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佼佼者。

武警部队今年共计招聘540余名文职人员,全国近1.7万人报名,考录比例达311,竞争激烈程度不言而喻。怎样看待文职人员招聘热?笔者对此进行了一番走访调查。

一喜应聘人员构成

看金字招牌分量多重

武警警种学院,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一条幽静的小路旁,离市区大约1个小时车程。3月22日清晨,考生小孙乘车前往警种学院参加面试。他是月薪过万元的一家地方公司职员。

从考生构成看,学历普遍较高,硕士以上学历报名者达8000余人,占报考人数的47%。警种学院12个招聘岗位要求博士研究生学历,60余人报名。就政治面貌而言,中共党员占相当大的比例。从年龄分布来看,30岁以下占报考人数的85%。年轻有为,充满激情,理想色彩浓厚,是一个共同特点。他们大都与小孙一样,有着强烈的“警营情结”。

对警营向往,绝大多数看重的是职业神圣而庄严。“武警警种部队,哪个岗位不神圣?内卫部队同样使命重大,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能够置身这个光荣行列,当一名不穿警服的战士,同样很有价值!”一位硕士生这样表达自己的感受。看好部队人际环境相对单纯,也是一个重要诱因。中国地质大学毕业的一位女博士生,本已在地方找到薪酬更高的工作,却选择到武警院校教书。她解释说:“我父亲曾是一名军人,部队和谐纯洁的内部关系,他转业后一直念念不忘。我选择到部队院校教书,既可以圆一直以来的军旅梦,还可以适应本人不擅长交际应酬的特点。”

部队这个金字招牌的分量,还源于一些具体环节与地方的衔接。一名地方公司中层技术人员得知,他如果被录用,高级工程师职称能够在部队得到承认,还可继续享受与过去同等甚至更好的待遇,顿感心花怒放:“除了甩开膀子干事业,我别无他求!”

二喜部队舞台广阔

看文职人员作用多大

刘春梅是武警总医院一名文职人员,工作岗位是护士。她曾参加过2010年巴基斯坦特大洪灾救援、2013年菲律宾海啸救援,因表现出色获军队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并荣立三等功一次。

郭静是武警工程大学一名文职人员。作为英语教员,她所带学员一次性通过英语四级全国统考,实现100%过级率,创造了全校近20年来的新纪录。

自武警部队2006年启动文职人员聘用工作以来,已聘用文职人员中涌现出一大批像刘春梅、郭静这样的骨干精英。一批高素质、高学历的“便衣战士”担负起科研教学、医疗卫生等保障任务,在武警部队战斗力建设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截至目前,武警部队260余名文职人员参加过处突、维稳等急难险重任务,180余名文职人员立功受奖。

“你有多努力,就有多大成绩。”“你有多优秀,就有多大舞台。”2014年文职人员招聘工作一启动,武警部队加大宣传力度,在中央级媒体介绍文职人员工作实绩;组织编印《武警部队文职人员聘用工作宣传手册》,分发到地方重点高等院校和部队团级以上单位。

2013年,可谓全军文职人员制度改革迈出关键步伐的一年:这一年,文职人员工作实现信息化管理,《军队文职人员管理规定》颁布施行,文职人员招聘考试等大项工作由总政治部统一组织实施。武警部队乘势而上,及时对相关制度政策的学习贯彻进行部署,对聘用单位领导和业务部门人员进行专题培训。

文职人员业绩突出,还能享受特殊贡献津贴。一名考生对此颇为感慨:“以前,我想当然地认为文职人员就是军队的临时工,看到武警部队一系列规定和文职人员取得的成就,才知道文职人员不穿军装,却有着与军人一样的使命担当,享受军队统一规定的工资待遇,可以按时调级。”

三喜社会高度关注

看程序公正多重要

以往,文职人员招聘由各聘用单位自行组织,程序不够规范。去年12月15日,总政治部组织文职人员招聘考试,这是全军第一次面向全国统一招聘,成绩可通过互联网查询。

作为社会关注度极高的一项工作,如何严格审查、层层把关,确保招聘高素质人才?如何阳光操作、公开透明,确保全程公平公正?武警部队干部部门着眼人才建设实际,推出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

研发《文职人员招聘面试答辩系统》,将所有考生涵盖231个专业的面试试题置入系统。每道试题编号,考生现场随机摇号答辩,公平公正“看得见、摸得着”。

制定下发《文职人员招聘面试实施细则》,印发相关文件,规范面试程序,明确相关规定,面试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他们还举办文职人员招聘面试考务培训,并由武警政治部派出巡考官,监督面试考场情况。

面试考题当场拆封,顺序现场抽签决定,考官不知道考生姓名。“既能选才又能服众!”一位考生如此评价。来自四川成都的一位考生走出考场时说:“如果今年考不上,明年一定再来!”在他看来,公平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舒正军 张 波 李元珍)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