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统一战线新闻网>>工作动态>>少数民族

雪域“格桑花”:为了更多西部孩子健康成长【2】

2014年03月28日16:40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雪域“格桑花”:为了更多西部孩子健康成长

儿子从加拿大寄来好吃的蔡老舍不得吃,专门带到青海来;看到孩子们身上衣服旧了,他就从头到脚给每人买上一身,自己脚下的胶鞋却已磨破;考上大学的孩子他都送了手机,自己却用着一个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老手机;一到西宁,他就租下一个房子,把受他资助的孩子们接到一起。一些孩子从来没有来过西宁,和“爷爷”生活在一起不愿离去。

2007年,在黄河源头曲麻莱县家访调查的路上,“格桑花”义工的汽车被洪水冲翻,掉进河道。当地30多名藏族老乡跳进冰凉刺骨的水里,硬是用麻绳把车子拖了上来。面对大家的感谢,藏族老乡说,你们不远万里是来帮助我们孩子读书的,我们怎么能不帮助你们呢?

2009年,在曲麻莱县曲麻河乡,汉语尚不流利的一个孩子把自己的佛珠挂在了洪波的脖子上,其他小朋友纷纷效仿——对于藏区的孩子们来说,这是护佑平安的最吉祥的礼物……

2013年,救助会获得民政部评选的“全国优秀志愿者工作案例”一等奖。2014年2月,洪波被评为“中国好人”。

随着国家在藏区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三江源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课堂,救助会的捐助对象逐渐从小学生、初中生转向高中生,并通过夏令营等方式帮助孩子们认识“外面的世界”。

“基础教育薄弱一直制约着西部的发展,高原的孩子生活得太封闭了,错过了许多他们应有的机会,这种遗憾是我们努力的动力。”洪波说。

格桑花美丽绽放

10年前,当洪波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旅行时,在草原上遇到了藏族小姐妹卓玛草和拉毛草。这次偶然的相遇,既改变了姐妹俩的命运,也改变了洪波的人生轨迹。

姐妹俩穿着单薄的衣服,小手攥成拳头,伸到洪波眼前才打开,露出了两根虫草:“阿姨,这是我们自己挖的,你要不要买?”

孩子们的父亲早逝,母亲靠给别人洗衣、放牧挣钱,姐妹俩只能靠挖虫草挣学费。

“阿姨不要你们的虫草,阿姨给你们出学费。”洪波对孩子们说。

10年来,姐妹俩一直在洪波的资助下读书。如今,拉毛草即将参加高考,21岁的卓玛草已成为甘肃省畜牧学院的学生。

“如果没有‘格桑花’,我现在应该还在草原上,像妈妈那样过着挤奶、放羊、做饭、洗衣一成不变的生活。”卓玛草说,“在‘格桑花’帮助下,我有了思想,有了计划,有了对未来的想象。”

如今的卓玛草也成了“格桑花”志愿者,每到寒暑假,甘南无边的草原上总有她走家入户助学调查的身影。

“‘格桑花’让我懂得,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人在默默地付出,在这种爱中成长的我很幸运,即使将来不能成为像洪波阿姨那样优秀的人,但我还可以用行动给别人爱,把爱传递下去。”卓玛草说。(新华网西宁3月24日电 记者吴光于)

分享到:
(责编:闫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