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朱彦夫的故事六:三张稿纸的风波

2014年03月31日00:0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朱彦夫,1947年入伍,49年入党,参加了上百次战斗,10次负伤、动过47次手术、3次荣立战功;在朝鲜战场失去四肢和左眼,患多种疾病,心脏被放进5个支架;解放后,他毅然放弃优厚待遇,回到家乡沂源县张家泉村,用25年的时间,带领村民致富,让这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历经7年创作出33万字自传体小说;他被誉为“当代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朱彦夫的人生是艰难的人生、英雄的人生、光辉的人生,朱彦夫的故事同样充满了传奇色彩。我们通过讲述发生在他身上的不同时期的几则小故事,走近这位传奇老英雄,走进他的传奇人生。

故事六 三张稿纸的风波

时间:不详

地点:山东省沂源县张家泉村

在朱彦夫放书的箱子里,放着一些他看过的非常奇怪的书。

说奇怪,并不是书名奇怪,也不是书的内容奇怪,而是书的残相让人感到奇怪。这些书,不是缺封面,就是少封底;有的地方少了一页;有的地方一连少了几页;书角都是圆形的……几本书放在那里,乱糟糟一团,像一堆随便扔下的柴草。

这是咋回事呢?

一部长篇小说《极限人生》的创作过程,既是朱彦夫刻苦学习的过程,也是他拼命读书、苦苦思索的过程。

文学创作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它有着自己的内涵和规律。有多少人美好的文学梦在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古今中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粗通文墨的朱彦夫走到文学的象牙之塔内,顿时眼花缭乱起来。不用说结构故事、提炼主题,单是那些抽象的名词,就使他头胀得老大。

但是,知难而退不是朱彦夫的性格。面对这些专业技术上的困难,朱彦夫抱定一个主意:读书学习,从书中来,到书中去。

对一个常人来说,读书是件惬意的事情,可对朱彦夫来说,比他拖着残肢爬山还难。仅仅翻动书页这一常人觉得再简单不过的动作,朱彦夫就觉着比登天还难。

两只残臂根本没有手的灵活性。掀书页时,用残臂划几次也翻不过来,他便在臂碴上沾点水再划。水沾少了不管用,沾多了就将书页湿透了,一划便是一个大口子。他又试着用两只残臂夹书页,可脑子里又没大有数,一使劲大了,便“哧啦”一声撕下一张来。

刚开始时,往往一本书看完,也就撕得差不多了。为了保护书籍,他只好用舌头掀书页,一本书看下来,口水泡过的书页膨胀起来,像个大馒头。

就是用这种办法,就是以这种毅力,七年的时间,朱彦夫学习了《文艺理论》、《中国小说发展史概论》等理论书籍,通读了《林海雪原》、《红岩》、《东方》、《烈火金钢》、《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等名篇巨著。

他读小说,一本书总是读三遍、五遍甚至十几遍,直到把这本小说的艺术特点、构思方法、人物描写、心理描写、景物描写等手法,以及在语言方面的各种特点,一一找出来,反复琢磨明白之后,才算读完了这本小说。

所以,他把一本一本的书读成烂草一团,不但不奇怪,反而令人辛酸,令人敬佩了。

朱彦夫为自己选择了一个遥远而辉煌的目标,因而在通向目标的路上,布满了一道道深沟天堑,这就使朱彦夫要付出毕生的心血。

一部近40万字的长篇小说《极限人生》,要结构一个长长的故事梗概,要设计许许多多细小的情节,还要写出更多的活动在这些情节中的人物,更要将这些人物糅合进错综复杂的相互间的关系中去……

这些东西,仅凭一个人的记忆是做不到的,只有写到哪里时,翻一下前边的情节查对一下才行。哪个人物已牺牲了?哪个情节已经用过了……这些东西随时都要翻动前面的稿子才能搞清楚,但这对朱彦夫来说实在太困难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彦夫把总的故事梗概、主要故事情节的次序、人物的出场与消失、重要语言运用的地方……等等,一一写在纸上,然后让妻子用胶水粘在一起,再像装裱字画那样,粘到一根两米多长的木轴上,最后用铁钉固定在床边的墙壁上。随着写作的进程,他在床上挪动着身体,随时按次序查对。这样,情节颠倒和人物混乱的情况就少多了,写过去的东西再返工的地方明显减少,进度也快多了。

但是,由于长时间的查对和空气、煤烟的侵蚀,挂在墙上的纸开始发黄、变脆了,有的纸张甚至渐渐干裂破碎了。

一个将要下雨的午后,窗口一阵风吹来,挂在墙上的纸“呼啦啦”飘了起来,朱彦夫一看不好,连忙用残臂夹起一床毯子,挡在了透风的窗口上。

风停了,朱彦夫仔细检查了墙上挂的纸,发现少了三张。他趴到床边一看,三张稿纸落在墙旮旯里了。

当他准备爬到地下拿起来时,突然来了创作灵感。他马上收拾停当,又伏在被子上写了起来。写啊写啊,不知写了多久,视力仅有0.3的右眼实在疼得不行,他便躺下休息了。

妻子听到屋里没动静了,便悄悄进来给他打扫卫生。因为朱彦夫讨厌他在写作时别人打扰他,所以,在他写作时,家人很少到他屋里来。妻子把地上的废纸、烟头、火柴棒等轻轻扫进簸箕里,轻手轻脚地端了出来。

下午雨停了,朱彦夫起来要写下他躺在被窝里构思的情节,在动笔前,他首先想到的是墙旮旯里的那三张稿纸;从某种程度上说,那是他在文学之路上跋涉的拐棍啊!

“老陈啊,把地上那三张纸给我拾起来!”妻子陈希永闻声进来,找了一阵没找到,认为是朱彦夫记错了。

可朱彦夫认真地说:“明明是下雨之前风刮下来的,我还亲眼看见了,咋能记错呢?”

这时,妻子忽然想到她打扫卫生时扫出去的那些东西。她几步来到大门外,朝上午倒垃圾的地方跑去。可是刚才那场大雨,早将街上冲刷得干干净净了。

这下她可吓坏了,回家不好说,不回家也不行,朱彦夫肯定要发火的。她想,也说不定是落在屋里的哪个地方了。

回家后,发现朱彦夫头发直竖着,急得在床上一跳老高。她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带领全家人从桌上找到床底,从屋内找到屋外,甚至把每本书都翻了一遍,最后什么也没找到。

朱彦夫,这个钢铁般的汉子,竟一下子瘫在了床上,一头拱进棉被里,“呜呜”地大哭起来。

妻子陈希永见朱彦夫这么伤心,一阵愧疚,只觉得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一边撩起衣襟使劲地揉着双眼,一边轻声地说:

“老朱啊,你这哪里是写书哇,你这是在摧残自己的生命啊!”

朱彦夫哭着哭着,竟憋得喘不过气来。妻子一边帮他揉胸膛,一边说:“你哭吧!把肚子里的委屈全哭出来也许好受些。”

从此,朱彦夫屋里的垃圾中,凡是带字的纸片,不论大小,全家人都要检查一遍。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高雷、姚奕)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