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纳凉追梦“三部曲”

路宏

2014年03月19日09:21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闲暇时,经常与同事们讨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 这一话题,当谈到现在的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上升这一情况时,不禁让我想起在炎炎夏日里农村老百姓追逐拥有纳凉工具梦想的历程。

改革开放前,很多乡村不通电,农民家庭经济收入微薄,在高温酷暑的夏季,能有一把芭蕉扇抵挡炎热就已经是很幸福的事了。那时,在我家乡广为流传着这样两首顺口溜:“小扇有风,拿在手中。若有人借,不中不中。” “六月天气热,扇子借不得。虽说是朋友,你热我也热。”在炎热的夏天,扇子是必需品,即使得罪朋友也是不外借的。那时,能让家中每个人都拥有一把纳凉的扇子是一家之主的梦想。即使扇子用的比现在电视剧里济公的扇子还破,但许多家庭都还不舍得丢掉。

芭蕉扇扇面大,风力满,扇起来凉快,经得起水浸、日晒、摔打,历来为普通百姓所喜用。在室外劳动的人们大汗淋漓地回到家里,抓起它一阵猛扇,通体透凉。就连在大树下歇中觉的人们,手里也爱拿一把扇,不为扇凉——树下的风惬意得很,只是在瞌睡来时用它盖脸:一为遮光,二防树上落下的败叶或虫豸,三则芭蕉扇的材质——蒲葵有一种淡淡的清香,似花非花,似草非草,幽幽地吸入鼻孔,很快便会让人们进入梦乡,遨游梦中王国。芭蕉扇在菜摊子上、肉案子上、瓜果铺子上、小吃摊上也无处不见,老板边吆喝生意,边扇扇子,还用它轰赶苍蝇——芭蕉扇成了生意人的必备之物。

芭蕉扇不仅是老百姓纳凉的物品,在很多绘画、图书里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其中最经典的就是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三调芭蕉扇”。一把蒲扇的神奇留给人们无尽的回味和快乐。

每到晴朗夏日的晚上,天空中繁星点点,有的不停地眨着眼睛,有的快速地移动,有的转瞬即逝,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劳累了一天的大人们带着小孩,抱着草毯子、席子、床单,拿着扇子陆陆续续到打谷场上纳凉、睡觉。由于天气炎热、蚊子多,很多人都睡不着,只好不停地扇着扇子。人们一边扇凉,一边不时地在身上、腿上“啪”一下,打蚊子。扇子在迷迷朦朦睡意中的人手中慢腾腾地摇着摇着……那个年代,没有收音机听,没有电视机看,我和小伙伴们没有芭蕉扇又睡不着觉,只能缠着会讲故事的大人给我们讲故事。现在还清楚地记得会说很多故事的人叫常仁广,他在小孩子们的心中就是能播放故事的“收音机”,就是崇拜的偶像。一般情况下,他是不会轻易讲故事的,因为白天的辛勤劳动已让他很疲惫。我和小伙伴们为了讨好他,就会抢过他的扇子,使劲地帮他扇扇子,即使自己热得满头大汗。他拗不过我们,就绘声绘色地讲起故事来。故事涉及的内容、人物非常多,有《三国演义》中的刘关张、曹操、孙权;《隋唐演义》中的秦琼、罗成;北宋时期的清官包公包青天断案;《聊斋志异》里的狐狸精……每天晚上一个故事,而且故事情节环环相扣,一到关键时刻,他就停下来不说了,让我们去睡觉。我和小伙伴们听得入迷了、陶醉了,依依不舍地散开,摸到自家的草毯子上躺下,慢慢地品味着故事内容,猜想着主人公后来的命运。第二天太阳刚落山,暑气稍微退去,有了一点儿阴凉感,我们就将睡觉用具抱到打谷场上等待。夏日里每天晚上的故事伴随着我们度过了有趣的童年,让我们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梦想着未来在不用手摇的纳凉工具下听着迷人故事的情景。

改革开放后,农村陆续通了电,个别富裕的农民率先买了电风扇。于是全家人就在屋内地上铺上草毯子、席子、床单,一家人都睡在上面,头上的电风扇飞快地转动着,形成一圈圈“白雾”。 在阵阵凉风中,人们不知不觉地进入到梦乡,再也不需要到打谷场上忍受炎热和蚊虫叮咬了。当时,对于经济困难的农民家庭来说,在炎热的夏天能拥有一台电风扇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因为如果有了电风扇,就不用扇扇子扇到手酸,就不会睡着了还被热醒,一家人就可以安心地睡个踏实觉。起初,人们嫌电风扇风硬,久吹伤身,不如芭蕉扇风力柔和、宜人。后来,电风扇越做越好,有的竟能模拟自然风,芭蕉扇渐渐失宠。大热天从农田里劳动回来进到屋内,一按开关,满屋生风,比挥芭蕉扇方便多了。随着科技的发展,用电风扇的地方也越来越普遍,连做食品生意的小摊赶苍蝇,也是开着电风扇呼呼地吹。

进入二十一世纪,国家为了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支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实行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投入了大量的强农惠农资金。安徽省于2003年率先在全省范围推行粮食补贴方式改革,对农民给予粮食直接补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补贴范围不断扩大,补贴资金逐年增加。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直补、良种推广补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几十项强农惠农政策补贴,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部门把分布在财政、农业、林业、民政、教育、计生等多个部门管理的财政补贴农民资金,统一纳入“一卡通”管理和集中打卡发放。广大农民坐在家里,各种财政补贴农民资金就进入他们的存折里。他们深深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潮中。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地上、在农民新房建设工地现场、在畜禽养殖场里、在鱼塘边、在家庭农场里、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都能见到广大农民辛勤耕耘的身影。

我对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给广大农民带来的实惠感触很深,因为我的一位堂叔就得益于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这一项强农惠农政策。他一米八的个子,身材魁梧,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是一位种庄稼的好手。以前除了种庄稼外还种过西瓜、栽过葡萄树、桃树,养过鸭子,办过小砖窑厂,但都没能使他致富,只是解决了一家人的温饱问题。自从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后,他购买了联合收割机、大型农用拖拉机等农用机械,一门心思做起了为农民收割庄稼、种地的生意。辛勤的汗水不仅洒在本县的田野上,连长丰、肥东、肥西、霍邱等县的庄稼地里也出现过他开着收割机、拖拉机忙碌的身影。仅此一项,每年的纯收益就达到7万元左右。经过几年的奋斗,他家便盖起了两层八间楼房,卧室、客厅都安装了空调,率先实现了拥有高科技纳凉工具——空调的梦想。

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让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富裕起来的农民在夏日里安装了高科技的纳凉工具——空调,他们亲身感受到使用空调比使用电风扇更凉爽、更舒适。一室内外两重天,室外高温烘烤着大地、建筑物、花草树木以及匆忙行走的路人,室内如春天般凉爽宜人。于是乎,渐渐就冷落了电风扇,使电风扇不得不“退居二线” 。在国家实施家电下乡政策以后,购买空调的农民越来越多。因为他们购买空调不仅可以让家人过上舒适的生活,还可以领到国家发放的13%的财政补贴,何乐而不为呢?现在空调已成为农村年青人结婚必备的家电产品;子女孝敬父母首选的家用电器;农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显著标志。每到夏季,空调安装车奔驰在乡村道路上,工人师傅们穿梭于农家庭院里,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当一户人家的空调安装好以后,小孩子就会迫不及待地拿着遥控器打开空调,几秒后,源源不断的冷风就从空调内飘了出来。静静的凉风让大人们露出舒心的微笑,让小孩子们高兴得又蹦又跳。

在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出台、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广大农民通过诚实守法辛勤的劳动,日子越过越好,生活越来越温馨、幸福,越来越多的农民实现了拥有高科技纳凉工具——空调的梦想。随着空调的普及,芭蕉扇功成身退,不知不觉中,便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在孩子们的眼里已不知芭蕉扇为何物了。但一提起芭蕉扇仍能勾起许多年长的人对纳凉追梦历程的美好回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王金雪、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