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党史频道转载了《湘潮》杂志的文章“历史转折:邓小平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中提到了“北方谈话”的一些历史细节,摘编如下。
1978年9月邓小平视察大庆油田时与职工亲切交谈
1978年9月,邓小平应金日成的邀请到朝鲜进行了一次短暂的访问。归国后,他没有直接回到北京,而是到东北三省及河北、天津走了一圈。这是一次刻意安排的极其重要的调查研究活动,他自己称之为“到处点火”。一路上,他发表了许多重要观点,史称“ 北方谈话” 。在“ 北方谈话”中,邓小平提出,“四人帮”要搞的“穷社会主义”荒谬至极,只有努力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他振聋发聩地指出:“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外国人议论中国人究竟能够忍耐多久,我们要注意这个话。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因此,“要迅速地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要一心一意搞建设”。许多关于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在“ 北方谈话”中实现了破题,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延伸阅读:
1978年9月13日至20日,邓小平率中国党政代表团访问朝鲜回国之后,即到本溪、大庆、哈尔滨、长春、沈阳、鞍山、唐山、天津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理论界将这些重要谈话与邓小平1992年春发表的南方谈话相对应,称之为“北方谈话”。有专家认为,邓小平1978年东北之行讲话是开辟新道路的先声,集中反映了他在历史转折前夕和邓小平理论形成之初的理论思考。如果说,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那么,北方谈话则是邓小平理论的开篇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