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是军人的勋章,实力则是和平的保障。
习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我们希望和平,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决不放弃维护国家正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一个道理:和平仅有良好愿望是不够的,和平必须以强大实力为后盾,能打赢才能确保和平。
古罗马战略家韦格修斯说:“想要和平,那就去准备战争。” 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和平发展无疑是一种空想。在维护和平的斗争中,党和政府可以有政治、经济、外交等多种手段、多种选项,而动用军事力量,则是保底手段、最后选项。对军队来说,只有时刻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戒备状态,具备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大实力,能够随时上得去、打得赢,才能换来真正的和平。
无实力而乞和平,则和平危;有实力而卫和平,则和平存。为什么晚清政府想要和平却总是得到战争?因为政府软弱无能,军队涣散无力,虽不断用割地赔款去换和平,却依然遭到杀戮和欺辱。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能获得长治久安?因为人民军队有“时刻准备着”的忧患意识、使命意识,有敢于亮剑、战无不胜的决心意志和能力本领。
当今世界,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不可逆转,但也要看到,国际竞争的“丛林法则”并没有改变,铸剑为犁依然是人们的一个美好愿望。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的挑战和考验前所未有。西方敌对势力不愿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千方百计对我国进行战略遏制和围堵。我国周边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大国地缘竞争、军事安全较量、民族宗教矛盾等问题更加凸显。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面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迫切要求,我们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把军队搞得更加强大,这样底气才足、腰杆才硬。
自古知兵非好战。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战争,诚如毛泽东所言,“我们是战争消灭论者,我们是不要战争的;但是只能经过战争去消灭战争,不要枪杆子必须拿起枪杆子”。广大官兵应充分认清肩负的神圣使命,深刻领悟忘战必危、怠战必败的道理,深扎“我军是战斗队”的思想根子,始终保持“战争并不遥远,练兵时不我待”的清醒头脑,勇于承担起革命军人的历史责任,把全部心思和精力向战斗力聚焦,不断磨砺能打仗、打胜仗的真功硬功,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真正让党和人民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