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检察官队伍更需严格要求自己,要慎独慎微慎情慎友。”
“‘铁面包公’,不能‘廉不自守’。不能出现‘灯下黑’的问题。”
“不能因为个别人的个别违法违纪行为,让整支队伍都处于‘议论风暴’中,让人民群众对我们心生失望。”
作为一名在政法战线工作已经跨世纪的“老兵”,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的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郑红代表谈及反腐败,特别是检察队伍自身预防腐败的重要性时,妙语连珠。 “广东检察机关以全国约二十分之一的刑事检控力量办理了全国约九分之一的刑事案件,每年批捕起诉的案件平均都在十一二万件左右。把案件办成精品案,办成经得起法律、人民和时间检验的案件,需要我们把压力化成天大的责任,认真完成。”郑红说。
2013年,广东省共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2499件3073人。从这些查办的案件中,郑红注意到一些共同点:大要案占比高。查处的案件中,职务犯罪大案1907件,占立案数的76.31%;查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202人(含厅级32人)。“比如,省水利厅原副厅长吕英明、揭阳原市委书记陈弘平等案件,百姓和社会关注度都比较高。”
窝案串案依然突出。犯罪分子在共同利益或利害关系的驱使下,上下勾结,内外勾结,职务犯罪群体化趋势更加突出,往往是查处一点、牵出一线、挖出一串。
贿赂案件比重增大。2008年以来,贿赂案件所占比例逐年上升,涉案人员掌握实权,其中很多是党政领导、国家机关一把手,对各种资源和利益分配握有公共权力,容易成为行贿的目标。一些国家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与不法经营者勾结,以牺牲国家公共利益为代价,以权换钱,以权索钱,牟取私利。
郑红还注意到,所办案件中民生领域案件比例大,涉农犯罪较突出。“主要集中在新农村建设、惠农资金管理等涉农领域以及征地拆迁、社会保障、教育等领域。”
让郑红比较心痛的一点是,犯罪嫌疑人逐渐年轻化。“广东近年来立案查处的贪污贿赂案件犯罪嫌疑人中,35岁以下人员占相当比例。”郑红不无惋惜地说,年轻的国家公职人员具有文化素质高、自我意识较强、敢冲敢干的特点,同时社会阅历浅、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最后定型,容易受到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消极思潮侵蚀,容易陷入贪污贿赂犯罪的泥潭。
在去年查处的案件中,新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明显增多。除工程建设、医药购销、土地开发等传统商业贿赂领域犯罪仍然是高发区外,拍卖、出版传媒、烟草、殡葬、园林绿化等新领域贪污贿赂犯罪不断增多。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腐败现象的主体、形态、领域、手段等都发生着明显变化。郑红说:“腐败行为的隐蔽性、利益链条的延展性、贪腐手段的多样性和智能性更加突出。一般性腐败问题、严重性腐败问题和深层次腐败问题交织在一起。与此同时,执法环境的深刻变化也给反贪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
郑红指出,看到反腐斗争的新变化新难点,并不是为了推脱责任,而是要求所有反腐一线人员提高认识,坚持有案必办、有腐必惩,进一步提升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水平。
谈到下一步反腐行动,他认为,首先还是要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工作力度。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坚决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职务犯罪案件,坚决查办医药卫生、食品安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的职务犯罪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犯罪。
其次,切实增强查办职务犯罪工作能力。积极适应刑诉法修改的新形势,以依法规范为前提提升侦查破案能力。重视运用和规范网络举报。加快推进侦查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建设,提高侦查保障能力,综合运用情报信息、科技手段引导侦查。(记者席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