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领袖人物纪念馆

金寨县名的由来

2014年03月12日10:27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图为廖家同(左)向记者介绍金寨县名的由来。

  “查我金寨县,大别山中心,革命根据地,中外有威名。立煌本战犯,不应留臭名,改名金寨县,历史面目真。”至今,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许多人仍记得这首五言律诗。原来,金寨县曾名为立煌县,以国民党五虎上将之一的卫立煌的名字命名。1947年9月2日,刘邓大军解放了立煌县城。9月14日,刘邓大军便将立煌县更名为金寨县。时任金寨县县长白涛便书写这首五言律诗作为《金寨县民主政府布告》,向全县人民宣布,将立煌县改名为金寨县。

  2013年11月22日,本报特派采访组来到金寨县,金寨县斑竹园镇文化站原站长廖家同向我们讲述了金寨县名的由来。

  据今年65岁的廖家同介绍,金寨县位于大别山的腹心地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老根据地。1929年5月6日,鄂豫皖地区党组织在这里领导农民举行了著名的“立夏节起义”。几天后,各路起义队伍会师斑竹园,宣告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二师。不久,第三十二师与鄂豫皖地区的其他几支红军合编为红四方面军。所以,金寨县是红四方面军的发源地之一。

  “红四方面军主力撤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后,1932年9月20日,国民党五虎上将之一的卫立煌率部攻占了金家寨镇(现桂树湾乡)。”廖家同说,卫立煌为了炫耀自己的功绩,1932年10月,将六安、霍邱、固始、商城、霍山等县的一部分地区划出,以金家寨镇为县城,以他的名字立煌为县名。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于1947年9月2日解放了立煌县城,共歼敌1000余人,击毙敌团长陈铁汉,生俘立煌县长李宜。9月4日,中共立煌县委、县民主政府在金家寨镇宣告成立,白涛任县委书记兼县长。

  “立煌县解放后,当地百姓欢欣鼓舞,一名叫周云程的老师便连夜写了一首《刘邓大军进山来》的歌谣,很快便在全县传唱。”廖家同说到这里,不由自主地唱了一段《刘邓大军进山来》:“红旗飘飘放光彩,刘邓大军进山来。武装推封建,力把乾坤改,民主政权一改,人民笑颜开,艰苦奋斗拔穷根,山里呈现出新气派。漫山红杜鹃迎春开,刘邓大军人人爱……”

  “县委、县政府开始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更改县名。”廖家同说,1947年9月14日,刘伯承、邓小平从河南商城来到金家寨镇,视察战场地形,并与先期到达的太行山干部会合,重新建立县委、县民主政府,张延吉任县委书记,白涛任县长。白涛便亲自撰文,以通俗易懂的五言律诗——“查我金寨县,大别山中心,革命根据地,中外有威名。立煌本战犯,不应留臭名,改名金寨县,历史面目真”,书写了《金寨县民主政府布告》,向全县人民宣布,将立煌县改名为金寨县,金寨县由此而诞生。

  为何以金寨为县名?廖家同介绍说,当时中共立煌县委、县民主政府就设在金家寨镇,金家寨镇就是当时的县城。新中国成立后,金寨县县城才从金家寨镇搬迁至现在的梅山镇。

  随后,刘伯承、邓小平兵分两路,对金寨县进行视察。刘伯承在金寨的东南部视察,邓小平在金寨西北部视察。

  “金寨县不仅与刘邓大军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还是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采访快要结束时,廖家同告诉记者,在革命战争年代,金寨县10万余群众参军参战,诞生了59位开国将军和147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全国第二大将军县,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

(责编:乐意、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