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治理不是管理,那么它跟管理有什么区别呢?”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今天政协小组会的发言里提了这么一个问题。
他想讨论的内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这一改革目标首次被提出,并在今年的两会上成为了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
“从搞经济工作的角度来讲,治理结构里有相当部分内容应该是制衡。”周小川解释,“过去我们说企业管理,后来变成公司治理,这区别在哪呢?公司治理里有对目标的正面管理,还有一个,就是假定你的管理有可能违背公司目标的话如何防止?所以选高管都有个提名委员会,做财务报告也要有个审计委员会。”
周小川提起了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金融危机里反映出两个大的问题是需要加强治理的,一是每个经济体都要防止政府乱花钱,对预算要有清晰的制衡。再有一个重要的制衡关系就是一个国家不能乱印票子。”
在谈到“乱花钱”问题时,他提及的内容除了国际金融危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还包括去年国家审计署对全国245万多笔政府性债务进行的全面审计。
“审计署一查,比过去说的多得多,不仅地方政府,连中央政府也多出一块。这说明你的预算,作为国家治理来讲水平还不高,怎么一审计就多出来了?”周小川反问道,“从预算的角度来讲,有预算制定、预算批准、预算执行和事后监督,这里面是不是建立了足够好的制衡关系?”
谈完预算,周小川又将话题引到了印钞。
“是谁在印票子?每个国家主要是央行。央行乱印票子会导致资产泡沫或通货膨胀,这个跟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关系也很大。那么这个东西在法律上,在制度框架上是怎么预防的呢?”
从2002年12月就开始担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周小川说,从职责上,央行也负责宏观经济稳定、金融系统稳定,防止产生过度通货膨胀与市场泡沫,但是“在制度上不明确”。
“如果说多印票子,这个事情由谁来制衡?政府够不够?从政府来讲,绝大多数部门都是希望花钱的,都希望你多弄点钱过来,多借点钱,负责约束的部门则比较少。”周小川坦言,“人呢有些事儿靠觉悟,但实际上制度上缺乏一种保障,也缺乏一种审议,透明度也不高,所以有时候也会影响大家的信心。”
“这个问题我觉得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周小川强调。(记者林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