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为了总书记的嘱托

海南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综述

2014年03月02日14:28   来源:海南日报

原标题:为了总书记的嘱托

  在特色城镇化探索上,琼海潭门风情小镇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吸引了不少游客的关注。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 张茂 摄

  全国两会前奏·特稿

  核心提示

  去年4月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视察时提出的“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讲话精神,从海南的特色和优势出发,在发展开放型服务业、特色城镇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文明建设、规范高效优质政府服务、军地军民融合式发展等六大方面争创实践范例,用实打实的措施,回应习总书记的期待。

  

  草长莺飞,又到一年两会时。

  飞机翱翔在万米高空,从机舱俯瞰琼岛,绿染大地,春意盎然。肩负900多万人民重托的我省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意气风发,感慨万千。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南视察,要求海南以国际旅游岛建设为总抓手,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来,争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

  春天的嘱托,春天的殷望。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又一段波澜壮阔的“海南征程”开启。

  从习总书记在海南视察到今年全国两会召开,320多个日夜里,海南人民把习总书记的关怀和鼓励化作抓发展、促跨越的强大动力,用埋头苦干、奋发图强的心血和汗水,开创了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谁持彩笔舞琼州?勤劳的海南人民以拼搏凝墨,以实干运笔,勾勒出一幅浓墨重彩的发展力作。带着来之不易的成绩单,代表委员们要向祖国报告……

  精神充电

  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奏响海南的春天交响曲,汇成绿色崛起不竭动力

  “海南的同志一定要埋头苦干、奋起直追,使海南成为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范例,我们要有这样的雄心壮志。”

  2013年4月8日至10日,习近平在海南视察时重温小平同志的夙愿,重提“中国最大经济特区”,希望“海南岛好好发展起来”。

  言犹在耳,情真意切。

  习总书记的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对海南寄予厚望,充分体现党中央对海南人民的巨大关怀,为海南描绘了蓝图,指明了航向,注入了动力。

  新起点,新使命,新梦想。从此,历史的巨手翻开琼岛发展新篇章。

  省委把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各级党组织迅速行动起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学习贯彻活动,用讲话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从省委常委会到基层党政机关,从省委书记到普通党员干部,大讨论、大学习的热潮在全省上下强劲掀起。

  “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习总书记视察海南的重大而长远的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以实际行动不负习总书记的厚爱,不负党中央的重托。”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保铭的话语铿锵有力。

  “省政府要以习总书记视察海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做好工作,为把海南建设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范例努力奋斗。”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定之郑重强调。

  我们清晰记得,去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25周年,省委不搞庆典、不讲排场,求真务实,专门召开座谈会,紧紧围绕“争创实践范例、谱写美丽篇章”开展专题研讨,从海南的特色和优势出发,鲜明地提出了要在发展开放型服务业、特色城镇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文明建设、规范高效优质政府服务、军地军民融合式发展等六大方面争创实践范例,用实打实的措施,回应习总书记的期待。下转A03版

  上接A01版

  我们清晰记得,去年6月,海南党政代表团赴上海、浙江学习考察,以先进地区改革发展为榜样,结合海南发展实际,借鉴经验、激励斗志,掀起了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新高潮。

  我们清晰记得,去年7月,省委六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一份重要文件,以全会决定的形式,再次组织动员全省学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海南重要讲话精神。

  ……

  插上信念的翅膀,坚定发展的决心,海南人民精气神更足了,干劲更大了。

  春光无限,春声如潮。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一系列部署,激越奏响了海南的春天交响曲,汇成绿色崛起、争创实践范例的不竭动力!

  正气高扬

  干部清新之风劲刮,带动民风社风改善。模范辈出,英雄竞现,聚合成强大正能量

  全长344公里的西环高铁,短短一个多月时间,沿途8个市县全面完成2万余亩土地、34万平方米房屋的征地拆迁任务;

  海口等市县拆除违章建筑超350万平方米;

  乐东推动殡葬改革,去年3月以来共迁坟7万多座……

  征地、拆迁、迁坟,天下第一难事,在海南却顺利推进。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广大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做过细的思想工作,靠的是他们用自己亲民务实的作风感动、感化了群众。

  这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生动展现,是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二十条规定实施后的崭新气象,折射出干部作风的明显转变。

  自去年7月5日开始,省委常委会带头扎实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打响新一轮转作风的攻坚战,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宣战。

  从此,泥土的气息,从儋州铁匠村农家小屋蔓延到省委大院,边远地区教师等基层群众改善生活的渴望,在省委主要领导的关心过问下,很快从梦想变成现实;

  从此,野花的幽香,从五指山麓飘进省政府办公楼,错综复杂的信访积案在省委常委们的包案协调解决下,有了妥善破题的希望;

  从此,乡间的小道,留下广大党员干部奔波的背影,为农民增收办实事,千家万户收获满满的欢乐和幸福……

  一股股清风扑面而来,这是清廉之风、勤政之风、亲民之风、节俭之风。

  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立言立行,取信于民。”去年,这一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的响亮承诺,在琼州大地变成一个个务实举措、一项项具体行动。

  会议精简了,领导讲话短了;领导调研陪同少了,内容更实了;面对群众官腔少了,嘘寒问暖多了;为群众办事的脚步急促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报纸上、电视上领导活动的报道也明显减少了———

  犹如春雨般润物无声,人们发现,无论是党风、政风,还是文风、会风都在悄然转变,清新之风,沁人心脾。

  党风决定民风,民风影响党风。

  如果说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集中治理“庸懒散奢贪”是绿色崛起的政治、作风和组织保证,那么,文化的自觉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之光,则是绿色崛起的强大动力。

  我们不能忘记,捐资助学的老教师陈起贤倾其一生,奉献大爱,展现了高尚的人生情怀;

  我们不能忘记,扎根山区31年的东方好民警吴春忠,坚守清贫、忠诚履职,积劳成疾牺牲在工作岗位上;

  我们不能忘记,坚守理想、燃烧青春的鹦哥岭青年团队,树立起当代青年追求“中国梦”、“我的梦”的生动典范;

  ……

  模范辈出,英雄竞现,海南的精神成果取得历史性突破。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2013中国发展指数显示,海南的社会环境指数排名全国第一,有力证明海南的社会和谐程度。

  正气高扬,政通人和。强大的正能量,在琼岛大地持续升腾!

  创新实干

  “没有改革开放的‘金刚钻’,就干不好争创实践范例的‘瓷器活’”,创新实干给海南注入强劲动力

  一个政府投资的省重点项目至少要经过31个环节审批,企业投资的至少要经过34个环节审批……

  省委六届五次全会上,罗保铭用一个个数据,一针见血指出海南当前存在审批环节多、耗时长、效能低下的问题,引起与会人员的深刻反思。

  如何贯彻好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如何重塑特区金字招牌?唯有改革开放。这是海南发展根本出路,也是我们的责任使命。

  “没有改革开放的‘金刚钻’,就干不好争创实践范例的‘瓷器活’!”罗保铭强调改革开放对海南极端重要。

  会议一致通过《中共海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省直管市县体制,建立健全全面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土地市场机制,推进国资国企和农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开放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深化具有海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推进社会事业改革,等等。

  号角已吹响,大幕已拉开,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接力棒交到了我们的手上!

  海南再次高擎“特”字大旗,誓当改革弄潮儿!

  正在疾进的“海南号”航船,承载了海南人民太多的梦想。回眸过去,人们争分夺秒,大干苦干,在320多个日夜里,在改革发展的赛道上全力奔跑。

  为破解审批“万里长征”难题,海南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启动,省政务中心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时间从799天压缩为37天,已在海口、 三亚、澄迈和洋浦先行先试;

  为打造海南名副其实的“顶梁柱”,海南审时度势,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海南农垦发展改革的意见》,农垦改革迈上了快车道;

  为引来真金白银,海南精心组织开展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系列考察招商活动,签约金额4203亿元,大大超出年初确定的预期3500亿元目标;

  ……

  改革,发展;创新,实干。省直单位在行动,市县在行动,乡镇在行动。

  全省上下以科学规划年和项目建设年为抓手,扩投资、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经济运行质量同步提升。

  地区生产总值3146.46亿元,增长9.9%;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80.52亿元,增长17.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25.40亿元,增长27.0%……

  面对一连串飘红的数据,面对一份份喜人的捷报,回首往事,我们感慨良多。

  这是海南人民在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严峻环境下取得的成绩,是海南人民在迎战“海燕”强台风、万宁强降雨等艰难情势下摘得的硕果,大好局面来之不易!

  美丽篇章

  海南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到处生机勃勃、万紫千红,如椽巨笔描绘出美丽新篇

  “春节都过了这么久,海南怎么还那么多游客?蜈支洲岛好多人在排队上岛,亚龙湾酒店都是满房!”刚从三亚回到内地的游客许湘俐感叹之余又觉得,海南春节黄金周旅游,明显向“黄金季”延伸。

  游客涌来海南,冲的是什么?冲的是新鲜的空气,冲的是一流的环境。

  在一些地方雾霾频发、水和土壤污染加剧,生态环境频频亮红灯的时候,海南良好生态环境的稀缺性日益凸显。

  习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经济发展不应是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应是舍弃经济发展的缘木求鱼,要始终做到保护和发展并举。

  这些重要论述,从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高度,深刻揭示保护生态环境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明确把生态环境定性为公共产品和生产力要素,升华了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这让海南人民更深刻地认识到,生态环境是海南最强的优势和最大本钱,保护不是简单原始的不开发,而是对生态环境更积极更能动的有效作为,发展不是不计环境成本的乱开发,而是对产业和项目的绿色、低碳、高附加值科学选择。

  省委坚决贯彻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自觉扛起生态担当,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的示范区、全国人民的四季花园。

  保护生态,海南下决心,绿化宝岛。

  继续实施绿化宝岛大行动,去年截至11月底,全省共投入建设资金11.7亿元,完成造林绿化面积45.3万亩。森林覆盖率已达61.9%,提高0.4个百分点,森林碳储量增加90万吨,为海南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

  保护生态,海南动真格,不留情面。

  因未完成2012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6市县环境主管官员去年8月被省国土环境资源厅集体约谈,这在海南尚属首次。

  保护生态,海南投巨资,补足欠账。

  海口投入5000多万元,对东寨港地区312户虾农进行退塘还林补偿,将虾塘侵夺的空间全部还给红树林。三亚着手把绕城高速沿线2.2万亩“帽子山”退果还林,已投入近2000万元,完成4000多亩“退果还林”。原来生态破坏明显的小山包,一个个摘除“帽子”再现葱绿。

  守护家园,就是守护未来,就是守护希望。

  阳光普照下,宝岛海南生机勃勃、万紫千红,正高举如椽巨笔描绘美丽新篇!

  幸福家园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份份民生清单,将温暖捎到人民的心坎上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总书记视察海南时的这句至理名言,振聋发聩,影响深远。

  循着习总书记的指引,幸福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万家灯火、人间春暖。

  幸福是什么?

  三沙市永兴岛社区渔民们的幸福,是“马上”上楼。由政府兴建的渔民保障房将开工,钢筋水泥的两层楼房即将取代渔民们自搭的简陋木板窝棚,不但台风天的安全有了保障,新房里的生活也将更加舒适、便利。

  五指山麓黎族群众的幸福,是小孩能上好的幼儿园,是进出乡村有好的道路。无论是去年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还是新农保补助标准的提高,民生实事真正做到了实处,落到了基层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幸福各有各的不同,暖意却一样在心底涌流。每一个个体幸福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喜人的民生大礼———

  去年,全省民生支出715.5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70.9%;

  去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2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343元,分别增长9.6%和12.6%;

  去年,省委、省政府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全部兑现。减少贫困人口6.4万人,开建保障房4.74万套,城镇新增就业9.9万人……

  一个个民生数字,兑现了向百姓许下的庄严承诺。一份份民生清单,将温暖捎到人民的心坎上。

  幸福之路,海南永不止步。在今年省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郑重承诺:今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要分别增长10%和11%。

  一诺值千金,一诺见宗旨,寄托海南上下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我们最终目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的施政理念,也是海南打造幸福家园的新使命。

  春风吹拂,骀荡天涯。宝岛海南,流淌脉脉温情,孕育蓬勃希望。

  雄鹰昂首冲向九天,迎着一轮金色太阳,勾起代表委员们思绪翻飞,心潮澎湃。

  全国两会即将启幕,我们庄严地向祖国报告———

  奋进的海南人民,正在争创实践范例的航道上劈波斩浪,决不辜负习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记者 胡续发)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乔业琼、秦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