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少先队员代表向“珠江英魂”雕塑献花。高笑 摄
昨日是救人英烈郑益龙牺牲一周年的日子,上午10时整,广州市政府在郑益龙救人的长堤亲水平台举行了简单而肃穆的“珠江英魂”雕塑落成揭幕仪式,近百名广州市民自发到场缅怀。从此以后,这座象征广州城市精神的雕塑将面朝珠江、守望羊城。
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甘新代表广州市委、市政府致辞。他指出,郑益龙既是一名有着光荣传统的优秀部队基层干部,同时也是生活在广州这座英雄城市的一名普通市民。竖立雕塑“珠江英魂”,既是为了深切缅怀郑益龙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始终继承雷锋精神,大力弘扬新时期广东人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当前广州继续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使全市广大党员群众深受教育的重要举措。
武警广东省总队副政委邹庆华在代表武警广东省总队的致辞中指出,郑益龙是全军和武警部队在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代表,他的英雄壮举深刻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充分展示了武警官兵传扬雷锋精神的时代风采。
在双方领导简短致辞后,甘新、邹庆华、武警广州市支队政委邱裕、雕塑作者唐大禧、郑益龙妻子庞洪雨一起为雕塑落成揭幕。
郑益龙妻子:
“感激这座城市如此厚爱我的丈夫”
时隔一年,在昨日仪式现场,郑益龙的妻子庞洪雨在雕塑前几度哽咽,泣不成声。
但是,瘦小而坚强的庞洪雨告诉笔者,悲伤之中有更多更多的感动。“我的丈夫作为一名军人、作为一名南粤卫士,保卫这座城市、保卫这座城市的人民,是他的职责所在。但我没有想过,这座城市和这座城市里的人民以这么崇高的方式去纪念他。”她再度潸然泪下。
庞洪雨坦言,长堤亲水平台是她最伤痛的地方,也是她感到最温暖的地方。她虽然失去了丈夫,但得到了许多市民的关怀,收获了感动和温暖。“这么多不相识的市民为了我的丈夫,在这里奔走相告,为他流下热泪,为他祭奠,为他歌颂,今天还以这样的方式纪念他。”说到这里,泪流满面的庞洪雨嘴角露出了小小的微笑,她觉得很感激,很感激这座城市,感激这座城市的市民如此厚爱她的丈夫。
“郑益龙很值得我骄傲,他留给了我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最重要的是,他还给我留了个儿子,这是他生命的延续。从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我就对他讲,你以后长大了,要做个坚强的、有担当的、勇敢的男子汉。”庞洪雨说,因为有了这么多热心市民的关怀,她选择与家人、儿子一同更加坚强地面对生活。
雕塑前,市民自发缅怀郑益龙烈士
“不要怕,我来救你。”这是“最美武警”郑益龙留给世界的最后声音,也是留给世人最壮烈的诀别。郑益龙牺牲后,他的事迹不仅在广州得到传颂,他的精神更感动了南粤大地。正像羊城3月里盛放的英雄花,郑益龙的无畏风采成为了广州市民脑海里永恒的记忆,在市民心中传递着正能量。
昨日,笔者在现场看到雕塑全貌:3块原本亲水平台上的石墩呈品字形摆放,互相用铁链串起,在中间的石墩上,铜铸的军帽和军服自然地安放在上方,石墩前面“珠江英魂”四个有力的金色大字很是醒目。近百位广州街坊在一旁见证了肃穆的揭幕仪式,仪式结束后,更多的市民在路过时,纷纷绕到雕塑前驻足,予以缅怀。
“这是一位英雄叔叔的纪念碑,不能忘了他。”家住珠江边的徐阿姨在揭幕仪式后,抱着3岁半孙子给“珠江英魂”雕塑深深鞠了一个躬。
退休市民安阿姨昨日将手中的郑益龙烈士相片相框,亲手还给郑益龙家属。“这是去年我们放在江边悼念烈士,并为他的家属筹集善款的相片,现在终于物归原主。”安阿姨说,她一年的心愿总算了了。
“又一个故事在羊城传颂,又一首颂歌让神州感动,又一位武警舍己救人,为了人民的生命光荣牺牲……”来自同和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和广州红星歌舞团的4位广州市民在现场再度饱含深情地歌唱着自发编写的曲子,歌颂“革命烈士”郑益龙的英勇事迹。(记者 张西陆 通讯员 穗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