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专家学者建言深化社保制度改革——编织公平可持续的“兜底网”

陈学慧 孙 璇

2014年02月25日08:34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编织公平可持续的“兜底网”

社会保障关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和国家发展的长治久安,是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公共领域。于2月22日、23日召开的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社保制度改革面临哪些风险、养老保险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医疗保险制度怎样更加优化等热点问题,共同探讨我国社会保障沿着公平、可持续的方向健康发展的路径——

根据社会各界意见修改完善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即将颁布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再提高10%……,今年以来,多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举措密集出台。

那么,我国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哪些重点和难点问题?如何优化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聚集了诸多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的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对社保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深化社保制度改革——

需要化解风险

社会风险、制度风险与信用风险,是目前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需要破解的3大难题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普遍性养老金制度已经确立,全民医保初步实现,综合型社会救助制度已经成型,其他各项社会保障事业也在全面推进,一个普惠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由于传统的体制性障碍犹存、渐进改革的历史局限、利益分割格局的形成以及牵一发动全身的复杂社会生态,我国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着社会风险、制度风险与信用风险。即因公平性不足而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的社会风险;因责任不清、责任失衡与互济性弱化而导致不可持续的制度风险;因长期处于改革试验性状态且试而不定而导致公众信任危机的信用风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为新阶段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

如何化解风险,全面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郑功成认为,需要针对上述3大风险优化现行制度安排,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尽快走上法制化的轨道,真正为全体人民提供稳定的安全预期。

为此,郑功成建议,要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建立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让城乡居民在同一种医保制度下享受平等的医疗保障权益;推进社会救助制度城乡一体化与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儿童福利事业及其他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一体化。同时,通过优化制度结构与福利资源配置来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的不平等。此外,还要加快顶层设计与法制建设,努力提高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质量,确保相关的法律法规得到贯彻落实,提高执行力。

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加强顶层设计

实现路径在于,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架构合理的养老保险项目及设计科学的养老保险费基费率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与会专家认为,需要全面审视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框架结构,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发挥社会养老保障资源的最大效能。

2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此举受到与会专家广为称赞。与会专家认为,从养老保险的公平大局来看,“并轨”势在必行。在目前省级统筹的基础上,实现基础养老金的全国统筹是必然之路。上海财经大学教授郭士征认为,所谓“并轨”,主要是在模式和制度上统一,包括统一的缴费标准和统一的养老金给付方法。“并轨”并不是要将所有参保人员的养老待遇搞成一个水平,养老金水平还是要根据个人的缴费情况,以及工龄、贡献等来决定。因此,“并轨”的目的主要是消除制度上差异,但希望通过“并轨”来提高养老金待遇并不现实。

如何促进养老保障制度更加公平和可持续?专家进一步建言献策。

西北大学教授席恒认为,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实现路径在于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架构合理的养老保险项目以及设计科学的养老保险费基费率。“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实际和养老保险改革的需要,科学、合理的确定与调整养老保险的费基、费率以及相关的缴费年限、退休年龄,是实现更加公平可持续养老保险的关键。”席恒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建议,进一步把基本养老保险中的个人账户比例从目前职工本人工资的8%降至5%,可以大大减少个人账户空账的压力,并提高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共济性、公平性。同时,加大做实个人账户的力度,在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拓宽社会保障积累性基金投资渠道,探索保值增值途径。

中国保险学会会长姚庆海则认为,我国养老保障与商业保险应借鉴“欧洲的福利模式和美国的商业模式”,争取实现“共赢”。他认为,应在支持配合国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促进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商业保险公司竞争优势的进一步形成。

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理顺管理体制

理顺行政管理体制、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实现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并轨势在必行

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已经构建起全世界参保人数最多的社会医保网。国家层面的3大主要险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均强调指出,要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经过了多年的改革发展,医疗保险制度如何进一步优化?湖南省委党校副校长邓微建议政府管理体制不宜分散,“同一项社会保险制度分由两个政府行政部门管理,管理体制不顺,成本不断提高,制度运行风险不断增大。理顺行政管理体制、统筹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实现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并轨势在必行。”

在医疗保险的可持续性发展上,中山大学教授申曙光认为,我国医疗保险的个人账户没有实现其设计目标,还因占用了不少的基金而直接影响着整个医疗保险制度的效果。一个可行的办法是,逐步弱化个人账户的功能。目前,部分地区已经这样做了,但多数地区还没有行动。

还有专家呼吁,目前我国医疗保险应当在“治”的基础上增强“预防”。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孙树菡认为,我国医疗保险更为重视疾病医疗的保障,但统筹基金设有起付线和封顶线,往往只提供部分大病治疗的费用负担。这种将重点放在“治病”上的理念与做法,由于缺乏对疾病预防工作的重视与投入,其结果是大病和慢性病发病率居高不下,这不仅不利于民众的身体健康,还大大增加了民众和医保基金的支付负担。医疗保险在“治”的基础上增强“预防”,是解决之道。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