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平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越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越要抓好宣传思想工作。松原市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宣传思想工作和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凝聚发展正能量,营造和谐好氛围,为“转型发展、富民强市,建设幸福松原”提供有力保障。
思想引领——牢牢把握“两个巩固”根本任务,打牢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现“两个巩固”,关键是要解决好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问题。在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中,有的谈起马克思主义信仰底气不足,旗帜不鲜明。这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没有真正的学习、真正的了解、真正的弄懂、真正的信服。要从根本上解决理想信念问题,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发展和教育普及,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坚定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要立足松原发展实际,紧扣干部群众思想脉搏,扎实推进理论武装分众化、大众化,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建设幸福松原的火热实践中来,凝聚共识、鼓舞士气、激发活力。
舆论推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营造转型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当前,社会环境、舆论环境、传播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宣传思想战线一定要认清新形势,迎接新挑战。把坚持正确导向摆在首位,始终绷紧导向这根弦,做到讲导向不含糊、抓导向不放松。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服务改革发展稳定这一工作大局。积极宣传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推进发展、深化改革的政策措施,疏导社会情绪,凝聚社会共识,为改革发展提供舆论支持。围绕提高松原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好对外宣传工作,积极借助境外媒体和中央、省级媒体、平台,讲好松原故事、展示松原形象,让更多人了解松原、关注松原、走进松原、投资松原。
牢固树立阵地意识,尤其是对突发事件要牢牢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主流媒体要先入为主、先声夺人。各级领导干部应主动适应形势、提高本领,善于和媒体打交道,在突发事件面前处乱不惊、掌控局面。要高度重视网络舆论工作。网络信息良莠掺杂,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而容易对社会和公众造成影响的,往往是负面信息。因此,必须依法加强网络舆论管理,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干部,应下功夫解决好网络“本领恐慌”问题,主动入网、懂网,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
精神激励——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聚富民强市的强大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原则。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主体内容。这也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松原市提出建设“德润松原”,就是要探索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和松原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实践路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松原落地生根,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德润松原”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要用传统道德教育人,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道德讲堂、道德公益广告宣传等活动,以德化人、以德育人,使道德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典型事迹感召人,将道德典型选树与褒扬“凡人善举”结合起来,特别要善于发现和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让典型可信可亲可学,使干部群众提振精气神,感知真善美,获取正能量;用道德规范约束人,加快建立社会诚信体系,完善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失信失德行为曝光制度,不断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文化支撑——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绵延幸福松原的发展根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现代城市的竞争,从根本上说就是文化的竞争。抓文化就是抓发展,就是抓城市竞争力,必须抓好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传承。目前,松原市有不可移动文物654处,有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7项。经过历史积淀,松原市基本形成了以辽金文化最为厚重、最为突出的历史文化;以满族、蒙古族最具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以湿地、草原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化;以吉林油田为代表的工业文化;以满族新城戏、蒙古族歌舞、东北二人转为代表的演艺文化。这些文化资源得天独厚,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和整理,把它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同时,要重视培育“时尚文化”,推动城市融入时尚潮流,充满生机活力。
抓好文化产业发展,集中打造一批重点文化旅游景区、景点,走出一条具有松原特色的文化、商贸、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抓紧研究制定松原市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抓好文艺创作和群众文化建设,组织创作人员深入生产生活一线、融入改革发展生动实践,创作出更多文艺作品,争取有好的作品走出松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推动文化强基惠民,抓好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抓好农村“文化小广场”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活动有平台、有阵地。
(作者系中共松原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