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重重禁令管不住一个烟头?!

 

2014年02月10日13:28   来源:内蒙古日报

原标题:重重禁令

在公共场所吸烟,不仅破坏了公共卫生环境,而且会对他人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前不久,中央发出通知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更使这一问题的关注度空前提高。新年伊始,教育部也向全国学校发出了“全面禁烟令”。那么,目前我区“禁烟令”的执行情况如何?是否存在有令难行、屡禁不止的现象?问题背后的症结何在?

重重禁烟令保卫公共场所

“到目前为止,禁止在公共场所抽烟,主要还是靠个人自觉,是该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了。”面对记者,已戒烟5年的首府市民胡先生说。

如何采取措施,避免公共场所受到烟草危害,相关的“禁令”的确为数不少——

1987年,国务院颁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在公共场所内禁止吸烟。

1991年,卫生部发布《公共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在影剧院、音乐厅、体育馆、博物馆、公共交通等候室等共13类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2003年,中国签署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根据约定,中国应于2011年实现所有室内公共场所等100%禁烟。

2011年5月1日,新版《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开始实施,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

在我区,《呼和浩特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早在1998年就已出台,并于2008年作出修订。其中,对禁止吸烟的场所、负有管理责任的部门和单位、违规处罚等均作出了具体规定。

包括国际法在内的一系列法规,内容不可谓不详尽,而公共场所禁烟的成果却与预期相去甚远。

禁烟令“落地”情况不乐观

——对话吸烟者

重重禁令之下,吸烟者在公共场所是否受到了严格限制?记者就此随访了部分吸烟者。

问:您在公共场所吸烟有没有被禁止过?

呼和浩特市民甄某:有,不过很少。感觉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并没有很好地落实。

兴安盟某广告公司职员徐某:没有,我会机智一些,避免引起别人注意或者反感。

区内某高校在校学生耿某:没有,我一般不会在公共场合吸烟。

问:您觉得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合理吗?

耿某:当然合理。中国毕竟是礼仪之邦,我觉得这种行为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属于个人修养的问题。

甄某:抽烟的人有瘾了,在哪里都想抽,但是这总归是个好事,能为公众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问:您怎么看待公共场所禁烟规定的执行?

徐某:禁止吸烟确实在很多地方提倡了,比如在台湾,当地的法规要求不允许在有遮挡物的环境下吸烟,封闭的室内环境都不允许。公共场所禁烟这件事纯粹就是看个人素质,也要看环境。总体来说,需要规章制度来约束,更需要有人来管理,光靠自觉是不行的。

甄某:简单地一禁了之对吸烟的人来说不合理,不应该单纯为不吸烟的人考虑,应该同时配套一些设施,给吸烟者提供一个空间,否则禁令肯定难执行。

禁烟管理责任如何落实

——对话经营者

新版《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八条中规定:“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并配备专(兼)职人员对吸烟者进行劝阻。”这个略显“温柔”的规定,执行情况如何?记者走访了区内部分经营者。

问:您有没有在经营环境内制止客人吸烟?

某国际连锁餐饮公司呼市分店李经理:有。但我个人通常是分时段地去解决这个问题,白天营业时,客流量较大,吸烟极大地影响客人就餐,我会告诉吸烟者这里是无烟餐厅,是禁止吸烟的。晚上营业时抽烟的客人大都是喝多了,我首先还是会明确告知不可以抽烟,但是允许客人把手头的这支烟抽完,这样比较利于解决问题。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某餐馆服务员:没有,只要是抽烟的人,到了饭馆里几乎没一个不抽的,你说怎么管?毕竟我们还要做生意。

呼市某留学机构管理人员陶老师:有,我就跟抽烟的客人说,请您在卫生间吸烟可以么?有些人会有点不情愿,但是还是照做了。

问:您觉得在经营环境内禁烟的工作难度大不大?

李经理:不大。我们餐厅有明确的禁止吸烟告示,如果有人吸烟,我们都会上前制止。个人认为这主要是看场所,有一些场合下,吸烟的人就会无所顾忌。

陶老师:不算特别大,只要你当面把不允许吸烟的要求提出来,多数人还是会遵守。我们这儿通常是家长和学生,家长也不太愿意在这样的一个场合吸烟,因为呛到其他孩子也不好。关键是要有人站出来,承担起管理责任。

被动吸烟很无助

——对话“二手烟”受害者

根据《呼和浩特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对禁烟公共场所或区域负有管理责任的单位,要为违规吸烟的行为“买单”——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或区域应当设置统一的禁烟标志,不得放置有烟草广告的标志、物品和吸烟器具,并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相关工作,否则要处以500元罚款;对吸烟者不予制止的,也要罚款500元。

这一规定还提出,“公民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或区域有权要求吸烟者停止吸烟,并有权要求相关单位履行职责;任何人都有权向卫生行政部门举报违反规定的单位。”但记者采访中发现,大多数“二手烟”受害者在面对被动吸烟的危害时,都选择了沉默。

问:您有在公众场合被吸烟人群影响的困扰吗?一般都会怎样处理?

呼市某旅游公司职员:有过。以前也做过类似于劝告或者忠告的事,但是被人无视了。现在我能做的就只能是置之不理了,看到这样的人我就离得远一点。

内蒙古大学在校学生高某:肯定有啊。如果是陌生人的话只能忍着,或者尽量找一个没有人吸烟的地方,躲开。如果是熟悉的人就尽量制止。

赤峰市某小学郑老师:有,忍着,想说又不敢说,总觉得不好开口,毕竟自己也不是管理者,担心遇到不讲理的人,会惹麻烦。(记者 黄永锐 实习生 甄宬)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