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领袖人物纪念馆

邓小平在瑶岗拟定《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

2014年02月07日13:57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1949年4月20日晚8时,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撮镇镇瑶岗村,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渡江战役总前委,指挥第二、第三野战军百万雄师,一举突破国民党苦心经营几个月的长江防线,浩浩荡荡渡过长江,于4月23日,解放国民党首都南京。4天后,坐镇瑶岗指挥渡江战役的总前委书记邓小平和陈毅一起到达南京。

2013年11月19日,采访组来到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该馆宣教科科长李燕红介绍说,“1949年3月31日至4月27日,小平在瑶岗共待了28天,研究部署渡江作战具体事宜,并亲自起草了渡江作战的纲领性文件——《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指挥百万雄师打过长江,将胜利的红旗插上了国民党政府的首都南京城。”

毛泽东把渡江战役指挥交给邓小平

采访组一行在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看到,该馆陈列有邓小平在瑶岗开会的照片,使用过的办公桌、马灯和邓小平亲手起草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手稿等。

据李燕红介绍,1949年2月11日,中央军委决定:“此次我百万大军渡江南进,关系全局,淮海战役总前委照旧行使领导军事及作战的职责。”一个月后,在西柏坡,毛泽东召集出席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5—13日)的邓小平、陈毅等商讨渡江作战问题时,毛泽东对邓小平说:“我把指挥交给你。”

被委以重任的邓小平、陈毅等深知,虽然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略决战,在长江以北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但国民党反动政权并未甘心失败,以汤恩伯、白崇禧两个重点防御集团守备的京沪杭地区和武汉地区为要点,在1800多公里的长江沿线布防,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

邓小平亲自起草《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

1949年3月31日,为了方便作战,邓小平率领渡江战役总前委,从安徽蚌埠郊区孙家圩子移驻瑶岗。总前委设在瑶岗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邓小平在这里亲自起草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并以总前委的名义将其上报中央军委。

对此,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当时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张震有过这样一段回忆:“我们司令部作战室,专门研究作战方案,进行了讨论。小平同志最后作了结论,讲了该怎么样打,该怎么样部署。会后,小平同志对陈毅说,你们把我们讨论的写一个作战计划过来。陈老总找到我,说这个参谋工作我也不太熟悉,说你来写,让我写。当时我就写了一个‘两个野战军渡江作战的计划、方案’,写了以后送给小平同志。小平同志讲,写得太具体了,因为我们讲的是哪个(兵)团哪个军向哪个方向打,怎么打,怎么突破江防。小平同志讲,作为总前委写这个作战计划纲要的话,应该站得高一些,更原则一些,要指挥员有一个机动的余地,他们会按照战斗的情况执行,所以他自己写这个作战纲要。”

百万雄师过长江解放南京

1949年4月20日晚8时,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渡江战役总前委指挥第二、第三野战军百万雄师,一举突破国民党苦心经营几个月的长江防线,于4月23日,解放国民党首都南京。

陈毅在瑶岗指挥部听到渡江胜利的喜讯后,挥毫在墙上题写诗句:“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

“实战表明,邓小平拟定的这一作战纲要,是科学性和可行性,坚定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同时,也体现了邓小平高屋建瓴,举重若轻,化繁为简,抓住关键,宏观决策的鲜明特点和指挥艺术。”李燕红介绍说,渡江作战无疑是一个伟大的胜利,这胜利表示了敌人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大的最有组织的力量的覆灭,也宣告了反动的南京政府的灭亡。

为缅怀、学习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1985年7月,肥东县在瑶岗村建立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1986年7月3日,安徽省政府把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又将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月29日,瑶岗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获得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的批准,正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国防教育基地、北京大学生社会实践示范基地。

(责编:石国庆、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