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教育部为小升初政策定调 小升初有了特长生“减招令”

记者  赵婀娜

2014年01月27日08:1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到2016年,招收特长生的学校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降到5%以内

“一些地方将特长与招生挂钩,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所以《意见》要求逐步减少特长招生。”该负责人说,到2016年,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招收特长生的学校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应降到5%以内。没有特长生招生方式的地方不再增设该方式。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解释,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免试就近入学是淡化基础教育竞争性色彩的导向性举措,其目的是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一些地方将特长与招生挂钩,不利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所以《意见》明确,特长生招生必须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目前没有特长生招生方式的省份不再增设该方式。《意见》对规范和减少特长生规划了时间表和路线图,逐步减少特长生招生学校和招生比例。关于特长生的招生入学具体办法,授权给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

《意见》同时要求分类推进,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制定随迁子女初中入学的政策措施,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做好组织实施;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推进学校联盟或集团化办学模式;将不低于50%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并完善操作办法。关于试行学区化办学,《意见》指出,要将初中和小学结合成片进行统筹管理,提倡多校协同、资源整合、九年一贯。

随迁子女上学可提前向输入地县级教育部门咨询

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加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上学问题牵动人心。对此,《意见》指出,小升初组织实施的每个环节均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导进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初中入学总体原则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具体实施也是由县级教育部门进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入初中就读的,可以提前向输入地县级教育部门咨询。

“小学择校的,能否在该小学附近就近升入初中?”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回应,“原则上,学生应在户籍地、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居住地入学。符合这些条件的,按照《意见》规定,小学毕业后可升入该小学对口划片的初中。不符合条件的,由小学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规定。对于小学人户分离但初中想回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读的学生,《意见》要求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受理、审核,统筹安排就学。家长可以在小升初前夕关注户籍所在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公布的招生入学办法。”

《意见》是否适用民办初中?相关负责人认为,《义务教育法》关于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原则适用于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意见》没有注明的,均指公办学校。“免试”是普遍的入学原则,是法律赋予适龄儿童、少年的权利;“就近”则是法律对政府保障入学设置的义务。所以,对于民办学校《意见》仅要求其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

《意见》同时强调,小升初工作要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实行阳光招生。

《 人民日报 》( 2014年01月27日 12 版)

上一页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