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老兵王艾甫:为了让逝去的战友回家

2014年01月26日16:37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老兵王艾甫:为了让逝去的战友回家

一位年逾古稀的皓首老人,历时18个春秋,辗转大半个中国,行程30多万公里,陆续为100多名阵亡烈士找到亲人。他就是电影《集结号》中谷子地的原型人物--退伍老兵王艾甫。

如今,73岁王艾甫仍然没有停止寻亲的脚步。他说,要用毕生精力来帮助逝去的战友回家,为烈士的亲人们圆一个又一个团聚的梦想。

截至目前,王艾甫已经为189名烈士找到了亲人,同时他还为2000多名烈士家属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寻亲信息。

不了解王艾甫的经历,就不会理解他对战友那份特殊的感情。

1941年,王艾甫出生在山西左权县的一个小山村,18岁那年从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不久,王艾甫所在的部队被派往越南,在那里他真正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血腥,并且经历与战友的生离死别。

王艾甫有一位亲如兄弟的老乡叫张广元,他们一起出国参战,可张广元却不幸倒在了异国他乡。王艾甫很长时间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他始终认为是战友的死换来自己的生。从那以后,王艾甫就一直想为逝去的战友做些什么,来告慰那些为幸福生活默默做出过奉献的人们。

此后,王艾甫便以常人难以理解的执著和痴迷,收藏每一件他认为有价值的战争实物和文献。1981年转业回到地方后,王艾甫逐渐养成一个习惯,每到清明节的时候就去烈士陵园悼念逝去的战友,同时,从小喜欢收藏的他也会收集一些陵园的相关资料。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一次不经意的收藏竟改变了他的一生。

1996年春节刚过,王艾甫在太原古玩市场发现了4本太原战役阵亡将士登记册,里面还夹着84份未发出去的太原战役阵亡将士通知书。“当时我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非常震撼,也非常气愤。这些资料应该保存在档案馆或者保险柜里,怎么能到古玩旧货市场呢?”也许是看到王艾甫的表情,摊主竟开价3000元,这相当于当时他一年的收入。但王艾甫毅然将这些资料全部买下来。

从此,王艾甫便把这些泛黄破损的旧纸用信封和塑料皮分门别类地包好,放在一个随身的挎包里,带着到处走。晚上睡不着的时候,他就闭眼想着这些兄弟。想来想去,他想送他们回家,于是王艾甫开始按照阵亡通知书上的籍贯和名字寻找烈士的家属,踏上了义务送烈士回家的寻亲之路。

然而,由于时隔半个多世纪,许多名册上登记的地名已经更改,一些烈士的亲人也迁离原址,王艾甫寄出去的寻亲信多半被退了回来。为了寻找新的线索,王艾甫一趟又一趟跑政协、民政局、公安局,甚至跑遍了周边的烈士陵园,直到2005年才将第一份阵亡通知书寄到烈士的亲人手中。

每一次寻亲经历,都是一个悲喜交加的故事。而每次寻亲成功的喜悦,都化作了王艾甫继续前进的动力。

内蒙古的孙耀烈士是84份阵亡将士中的一位。原来孙耀早年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之后又参加了解放军,但这个消息还没来得及通知家人,孙耀就在解放太原的战役中牺牲了。因此,他的家人背负了数十年的负担和骂名。当王艾甫辗转多地找到孙耀的亲人时,全家人都哭了。王艾甫说,“当时孙耀的女儿孙秀峰已经70多岁,说为了寻找父亲,15岁就离开家乡到全国各地寻找,可还是杳无消息。现在,这个迟到的通知书终于还给了全家一个清白。”

还有一位叫路焕文的烈士,新中国成立以后,路焕文的家人一直没有得到他牺牲的消息,后来虽然政府追认其为烈士,但他的妻子王沧言却一直不愿接受这个事实,她坚持认为路焕文没有死,是他在外面过上好日子不愿意回来,因此王沧言还让儿子在国内寻找了几十年。

2006年,当王艾甫把路焕文在太原烈士陵园埋葬的消息和照片亲手送给84岁的王沧言时,听到这样的话语:“我等焕文几十年,现在终于和我的男人团聚了。我死以后,一定把我们合葬在一起。”找到焕文妻子的时候是六月份,当年十一月份老人就过世了,王艾甫喃喃自语:“她一定含笑瞑目了。”

对于烈士的亲人来说,再迟的团聚也是一份安慰。

在漫长的寻亲路上,王艾甫并不孤单。许多好心人、志愿者纷纷伸出援手,一些媒体也积极加入寻亲队伍。

2007年,冯小刚导演得知王艾甫为烈士寻亲的事迹后,专门组织拍摄电影《集结号》,在上海首映时剧组还把王艾甫请了过去。

在王艾甫看来,为烈士寻亲不仅是让英灵回归故里,更重要的是对烈士为了国家和民族而献身的一种肯定与褒扬。

随着年龄增加,王艾甫的身体状况已经大不如从前,但他依然牵挂着那些没有回家的烈士。他说:“只要我还能走得动,就一定会在这条寻亲路上继续走下去。”(新华网太原1月26电 记者 武敌)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