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22日08:5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 |
|
![]() |
|
一方面赚钱交税的年轻人口减少,一方面安老服务及公共医疗支出必然上升,此消彼长间,香港养老的账该怎么算?
第一笔账:政府库房
安老一年550亿,日后超支?
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张建宗近日表示,特区政府本年度投放于长者的经常开支,包括医疗、综援及安老服务等,占整体开支近两成,达550亿元(港元,下同)。他形容香港的“安老号”已启航,本年度《施政报告》公布后,正加大力度让船继续前行。
惠民生的措施总是会带来叫好声。但香港《经济日报》忧虑说,从数据推算,人口老化的香港已在未来等着,日后会否出现“财困”之日?事实上,去年特区政府财政预算案已提到,要应付人口老化和长远公共开支飙升问题。当时就有消息释放出来,说可能研究外国做法,如讨论香港是否适合成立“未来基金”等。
全球面对人口老化,不少国家预见庞大开支摆在眼前,于是将每年部分财政盈余拨入做投资增值,为日后做保障。如挪威政府早在1990年成立养老基金,澳大利亚政府2006年动用180亿澳元成立未来基金。
有一种声音认为,相比起来香港或许迟了几步,但若今日还不趁财政有盈余时未雨绸缪,则日后的危机只会更大。《经济日报》说,储钱之外,若不及早为养老福利开支“减磅”,未来还是要愁!
如何“减磅”?第一招就是拖慢老龄化步伐,让财政不致被暴升的开支急速拖垮。具体措施包括推迟退休年龄,这样,劳动力、税收等可以变相增加,老人依赖福利的时间也可延迟。再者可向日本学习,国民满40岁便开始为自己老年后的护理服务投保,转移节省医疗开支。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