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领袖人物纪念馆

邓小平指挥百万雄师过长江

2014年01月13日13:23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图为采访组"追寻小平足迹"来到渡江胜利纪念馆。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949年4月23日,在北京香山双清别墅,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坐在一张普通的藤椅上,正在阅读《人民日报号外》解放南京的消息。人民解放军渡江成功,国民党首都南京宣告解放,为中国人民革命取得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毛泽东非常高兴,欣然写下这首著名诗词《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指挥“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正是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渡江战役总前委。

  毛泽东把渡江战役指挥权交给邓小平

  “30多年后,邓小平也是这样说的。”2013年11月14日,渡江胜利纪念馆工作人员阮夏夏告诉记者,1989年,邓小平在会见编写第二野战军战史的老同志时说,毛主席把指挥交给他。这是毛主席亲自交代的……渡江作战,部队突破江防后,邓小平的指挥部在三野司令部,张震是参谋长。渡江战役实施纲要也是邓小平亲自起草的。

  那么,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为何会将如此重要的战役指挥权交给邓小平?邓小平等人又是如何指挥这场战役的呢?

  阮夏夏介绍说,渡江战役前夕,1949年3月,中央军委决定:原淮海战役总前委改为渡江战役总前委,邓小平继续担任总前委书记,照旧行使领导军事及作战的职权。一个月后,毛泽东在西柏坡召集邓小平、陈毅等商讨渡江作战问题时,又向邓小平说:交给你指挥了。

  被委以重任的邓小平和刘伯承、陈毅等深知:虽然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略决战,在长江以北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但是,国民党反动政权并未甘心失败,而是在蒋介石“下野”、国共“和谈”烟幕掩护

  下,采取“直接配备”,以汤恩伯、白崇禧两个重点防御集团守备的京沪杭地区和武汉地区为要点,在1800多公里的长江沿线布防,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

  事实上,关于渡江作战计划,中央军委、毛泽东和总前委在1948年12月淮海战役期间就开始筹划了。1949年1—3月,邓小平先后在河南商丘、安徽蚌埠主持召开会议,讨论渡江作战准备的一系列问题和战役实施的具体方案,他还亲自起草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并在后来的渡江战役中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由于渡江战役的大政方针和具体战役实施都已确定,部队也进入休整期,首长们的心情十分轻松。”阮夏夏说,从西柏坡返回渡江战役前线途中,邓小平和陈毅顺便去爬了泰山,还到曲阜看了孔庙。

  随后,邓小平回到前线主持总前委会议,并认为,4月10日恰为阴历十五,月圆通宵,会影响我军突破江防突然性,遂主张15日黄昏渡江,军委表示赞同。

  当时,中央军委鉴于和平谈判已有进展,电示总前委,欲将渡江时间推迟半月或1个月。根据国共和谈最终期限是4月20日,军委又提出22日、25日以后、29日三个渡江日期,征询总前委意见。邓小平等经多方面调查认为,5月江水比7、8月还大,渡江将发生极大困难,现百万大军拥挤江边,过久推迟,将不得不后撤以就粮草。而签字之事,亦应设想敌人翻脸,故建议先打过江,以争取和平接收。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议上签字。21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据《邓小平在中原》和渡江胜利纪念馆内所存资料记载,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在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等人的指挥下,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的百万雄师以沿江湖区渔民的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江西省的湖口、东至江苏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占领九江、安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无锡、镇江等城,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23日,第三野战军一部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反革命统治中心南京。24日凌晨,104师312团3营9连占领总统府,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解放军部队继续分路追击国民党余寇,先后解放武汉三镇、南昌等地。

  27日,上海解放。至此,渡江战役胜利结束。随后,邓小平率领第二野战军继续向西南进军……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这一天,邓小平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开国大典,并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这一年,邓小平45岁。

(责编:石国庆、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