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中国共产党新闻>>独家稿件

中央国家机关群众路线活动窗口单位系列采访之二

【高清图集】中国气象局:一手抓气象服务工作,一手抓教育实践活动

2014年01月08日15:37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做好气象预报服务工作,本身就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最好体现。”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曾多次表示,各级气象部门一手抓气象服务工作,一手抓教育实践活动,用气象服务工作的成果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图为中国气象局正门。人民网记者 于凯摄
“做好气象预报服务工作,本身就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最好体现。”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曾多次表示,各级气象部门一手抓气象服务工作,一手抓教育实践活动,用气象服务工作的成果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图为中国气象局正门。人民网记者 于凯摄
下一页

前言:今年6月,中央部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第一批参加教育实践活动的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集中学习交流,边学边查边改,教育实践活动进展顺利。为展示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切实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好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宣传部与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联合开展“切实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系列报道,与您分享有关部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好做法。

提起气象服务,人们最先想到的是气象预报,因为它是防灾减灾的“晴雨表”和“发令枪”、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好帮手。

记者来到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的工作平台,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中央气象台”几个大字,预报员们在监测预报平台前各自紧张地忙碌着。有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中央气象台这几个字是我们这里的金字招牌,代表了百姓对气象工作的期待。”

实际上,天气预报是气象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气象工作涉及国计民生,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冷暖安危息息相关。

“做好气象预报服务工作,本身就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最好体现。”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曾多次表示,各级气象部门一手抓气象服务工作,一手抓教育实践活动,用气象服务工作的成果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

做好气象预报服务是践行群众路线最好体现

今年以来,低温、春涝、台风、暴雨、高温、干旱接踵而至,我国不少地方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气象局党组要求全国气象部门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结合决策、生产、民生需求,进一步提高预报服务针对性、敏感性和主动性。而各地广大气象党员干部坚守岗位,恪尽职守,大力发扬“准确、及时、创新、奉献”的气象精神,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用实际行动生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中国气象局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主任张世英在接受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气象局各级干部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始终坚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全力以赴、恪尽职守,有效应对了今年台风、暴雨、高温、干旱等气象灾害,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气象预报服务工作,做到了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开展好气象部门教育实践活动,对气象部门提振精气神、拧成一股劲,全面推进气象现代化,加快提升气象业务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表示。

粮食生产十连增 气象为农做支撑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实现了“十连增”。气象部门通过更加精细化、有针对性的服务产品和及时、主动的服务方式,为粮食持续增产精心护航。

9月10日,第一份《全国秋收秋种气象服务专报》传递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国家粮食局等部门,标志着全国秋收秋种气象服务正式启动。

服务产品除在每周二、周五向公众发布《全国秋收秋种气象服务专报》外,还对北方初霜冻、秋收秋种天气等进行逐日监测预测,并在服务产品中突出关键影响天气和重点关注区域。另外,今年以科技抗灾为服务重点,各地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大力推进科技抗灾。同时,各地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受灾地区,查灾情、查苗情、查病虫情,并根据不同作物生长发育进程、不同受灾程度,制定科技抗灾技术方案,全力抓好关键技术落实。

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主任毛留喜向本网记者表示,农业气象就是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气象,要做到“知农时、懂农事、查农需、接地气”。“我们的服务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站在计算机前瞎指挥”,毛留喜称,无论是干旱高温还是低温春涝,每当有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出现的时候,农业气象工作者就奔赴到一线,到田间地头去,给农民面对面提供服务。“我们的服务一定和农民生产结合在一起,和用户服务需求结合在一起,和当时的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发展情况结合在一起,要做到让农民听得懂、用得上。”

台风快讯扩大公众知情权 小称呼折射服务意识一大步

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气象部门强化内功,开发新产品提高服务质量,积极使业务服务更加贴近群众。

今年,在台风汛期的开始,气象部门在中央气象台网站上发布了新产品“台风快讯”。台风逐小时最新强度与路径信息都会在整点5到10分钟内在网站上更新,所有公众都可以方便调阅。

“以前我们主要开发的产品是‘台风短信’,这个产品主要针对气象部门以及相关领导。而现在在网站上发布台风快讯,可以使全体公众都会得到快速准确的台风信息。”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玲对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表示。

此外,气象部门针对台风的对外称呼统一调整为“台风”。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实施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GBT 19201-2006的通知,热带气旋按中心附近地面最大风速划分为超强台风、强台风、台风、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热带低压六个等级。

“今天说热带风暴,明天说强台风,老百姓就有一个混淆”,张玲告诉本网记者,为了增强预报服务效果,使得公众能够更加准确掌握台风信息,气象台将台风名称做了重新规定:从热带风暴到超强台风统一称为台风。“这样,对公众理解对外发布信息比较有帮助,从而更好规避风险。”

气候变化绿皮书发布:科学服务公众

11月4日,《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发布。绿皮书与人民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一经发布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本年度绿皮书以“聚焦低碳城镇化”为主题,在我国在城乡一体的背景下,展示“新型城镇化”在低碳实践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气候灾害愈加频繁,同时由于中国快速城镇化的发展,使得城镇化建设面临更大的脆弱性和风险。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发布会上表示,要推进低碳城镇化,就要在城市治理和规划设计中协同考虑温室气体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风险与灾害的不同需要,转变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和治理理念,进行适应性管理,打造低碳韧性城市。

今年发表的绿皮书配以大量的城市案例分析,全景式展示有关走低碳城镇化道路、打造低碳韧性城市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

国家气候中心副研究员胡国权告诉记者,绿皮书从学术角度出发,尽量用浅显通俗的语言告知公众,并鼓励公众参与。“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要减缓气候变化,要走低碳道路。虽然政府要设计,但最后的落实还是通过企业、公众。”

据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徐影介绍,绿皮书集气候变化科学研究、气候外交与谈判、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行动以及气候变化经济学分析于一体,对于宣传科普知识,对服务公众有切实的及时性和科学性。(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崔小粟)

分享到:
(责编:崔小粟、姚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