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专题报道>>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黄奇帆: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3年12月16日09:51   来源:《求是》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构建全方位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有助于促进协调均衡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建立经济特区,到沿江、沿边、内陆渐次开放,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使我们最大程度地学习和运用国际通行规则,大大增强了我国配置利用全球资源的能力,快速提升了国际竞争力。《决定》提出:“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为我们紧紧抓住并充分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指明了方向。

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在拓展开放型经济深度和广度上做文章。自由贸易区代表了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深度。《决定》要求,加快建立符合国际化、法治化要求的跨境投资贸易规则体系,推进市场准入和口岸管理体制改革,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这将极大促进国际投资便利化和服务贸易大发展,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内陆开放体现了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广度。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发展还很不平衡,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内陆和沿海开放不协调。内陆地区进出口贸易和外资利用在全国的占比目前还不到两成,这种畸重畸轻的格局已影响到我国对外开放大局和长远后劲。为此,《决定》把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要“推动内陆贸易、投资、技术创新协调发展”、“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形成有利于推动内陆产业集群发展的体制机制”。这将对内陆地区抓住全球产业重新布局的机遇加快发展,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差距形成强力推动。《决定》要求“形成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对外经济走廊”,内陆地区就可以依托中国东盟大通道、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等,加强与周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联动。与之配套,“推动内陆同沿海沿边通关协作,实现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这种机制,符合国际惯例,能有效消除内陆出口通关的制度化障碍,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均衡协调的开放新格局。这些重大改革,必将进一步释放内陆地区开放潜力,缩小内陆与沿海开放方面的差距,使广袤的内陆地区成为开放的战略腹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六、深化各项社会事业改革,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民提供了制度保障。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与经济快速发展相比,社会建设仍然滞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方面,都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决定》提出:“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决定》落实党的十八大“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要求,提出了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消除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以及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可以预期,随着这些改革措施的推进,人们所追求的平等教育机会、稳定就业岗位、公正收入机制、完善社会保障、健康生活状态、安定社会环境等美好愿景将加速实现,全体人民的各种社会权益将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局面将进一步形成,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得到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将形成万众一心的生机与活力。

改革牵动整个社会,连着民心,关系每一个公民。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牢牢把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这个新一轮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就能谱写出全面深化改革新的华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前景广阔而光明!(作者: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

(责编:吴斌、程宏毅)


相关专题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热帖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