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领袖人物纪念馆

小平与双堆集的往事

2013年12月12日13:33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在一马平川的皖北平原上,突兀地耸立着两座高30余米的土堆。两座土堆相距不到两公里,一个叫尖古堆,一个叫平古堆,土堆旁的小镇名双堆集镇。这里,曾是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的主战场。

在尖古堆附近,高高耸立着一块纪念碑,上书“淮海战役烈士永垂不朽”几个遒劲的大字。这珍贵的题字,是邓小平为双堆集烈士纪念碑题写的。

10月28日,采访组来到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双堆集镇,了解小平与双堆集的往事。

小平到双堆集凭吊

“双堆集歼灭战是淮海战役时间最长的歼灭战,让小平同志记忆深刻。”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讲解员王红玲说,1948年11月23日至12月15日,在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的直接领导指挥下,解放军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并肩作战,在双堆集地区歼灭了国民党军嫡系精锐黄维兵团共12万余人。当年,小平同志就同刘伯承、陈毅在离双堆集不远的小李家村(今濉溪县韩村镇淮海村)指挥战斗。

“双堆集歼灭战12年后,邓小平曾经到过双堆集。”王红玲说,那是1960年2月25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乘车来到双堆集,凭吊当年的双堆集歼灭战主战场。

当时春寒料峭,田野里的积雪刚刚融化。中午时分,身着大衣,头戴灰色八角呢帽的小平到达时,提出先到双堆看看。寒风中,小平缓步走至田头,凝望着这片当年曾洒遍热血的土地,弥漫炮火硝烟的战场,伫立良久,沉默无言。

“过了许久,小平问当地同志,应该有一条沟吧。陪同的人员告诉他,前面有条沟,叫黄沟。”王红玲说,当时小平同志又向前走去,在土堆前看到了一条地沟。经过多年雨水的冲刷,黄沟已经不太显眼,沟沿边长满了枯黄的茅草。

“小平同志抬头望着土堆,又低头打量眼前的土沟,一动不动,立在那儿。”王红玲说,作为指挥这场决战的最高统帅,这条沟给小平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当年,黄维把指挥部设在离平古堆不远处的小马庄,在庄前挖了一道深深的沟。当年,硝烟弥漫,杀声震天,炮火照亮了夜空,战斗空前惨烈。而炮火最为集中的尖古堆,在战火中几乎被夷为平地。直到1994年,该镇才在尖古堆旁重新堆筑了一个10多米高的土堆。

困难时期的温暖座谈

看完黄沟,小平走进双堆集营部(人民公社初期实行的军事化建制单位)办公室。坐下后,小平让濉溪县委书记去找几名群众代表进来,大家一起座谈座谈。

当年参加座谈会的村民代表如今都已去世。在他们生前,曾多次采访过他们的双堆集镇宣传干事周雷向我们讲述了村民代表们的回忆。

小平在谈话中赞扬当地群众为淮海战役的胜利所做的大量工作,作出了牺牲。小平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战役的胜利是与战士们英勇奋斗、群众的大力支援分不开的。”

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小平询问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代表们如实地说,“吃的面粉少一点,还是低标准,也吃瓜、菜,有时候能吃一点猪肉。”小平便问猪肉多少钱一斤,代表们回答六毛多一斤。小平转脸向同行的人说,“淮北出大猪,当年在这里打仗时,一块银元可以买五六十斤猪肉,战士们经常可以吃肉包子。”

小平很健谈,谈话大约进行了四十分钟,当座谈会结束时,小平同志叫代表们把他带来的糕点带回去给孩子们吃。代表们激动地流下热泪,在那困难时期,小平同志的话犹如一股暖流,温暖着人们的心田。

送走群众代表,小平同志向省、地、县领导作了指示,要求各级领导抓好生产,关心人民生活,今后有条件可在双堆集建一座纪念碑,再修一条公路通往南坪(濉溪县南坪镇)。然后,他向大家挥手告别,离开了双堆集。

题字背后的故事

小平对双堆集念念不忘,双堆集人也深深感恩小平,牢牢记着他的嘱托。

1976年,双堆集烈士纪念碑开始筹建。我们在时任濉溪县县委书记王文汉写的回忆录上看到,纪念碑动工修建之时,王文汉提议请邓小平同志为纪念碑题词。

这一提议在县委常委会上遇到了阻力,当时的政治形势还处于反击“右倾翻案风”和批邓运动之中,有些常委很是担心。王文汉说,我们应当尊重历史。邓小平同志是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是主要负责人,而陈毅同志已经去世,刘伯承同志眼睛不好难以题写。因此,纪念碑上的题词必须请邓小平同志题写,也只有邓小平同志有这个资格。王文汉在县委常委会作出承诺:“请邓小平同志为纪念碑题词是我提议的,如果有问题,我作为县委书记一人承担。”会后,王文汉以濉溪县委的名义给邓小平同志写了一封信,提出了这一请求,并让县民政局的同志赶赴北京送信。

“小平同志没有推辞,立即答应了请求。听说他当时写了几十张,最后选了两张给濉溪县,刻在了纪念碑上。”如今王文汉已经87岁高龄,对小平题字的事仍然记忆犹新。

纪念碑于1981年正式落成。纪念碑高22.5米,意在纪念激战23天的双堆集歼灭战(当地有四舍五入的习惯)。每年,到纪念碑前瞻仰的游客达40余万人。纪念碑上遒劲有力的大字,总是让前来悼念革命先烈的游客们肃然起敬。

小平当年的嘱托一一实现,双堆集到南坪的路早已修通。1988年10月,双堆集歼灭战纪念馆也正式落成。今年7月,濉溪县又投入2600万元,对纪念馆和烈士陵园进行改扩建。到12月,这里将安放更多的烈士遗骸,更加形象地展示淮海战役的全貌,让更多人受到心灵的洗礼。

(责编:石国庆、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