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守望青山——追记云南省军区某边防团二连原连长付立志

2013年12月12日18:50   来源:新华网

原标题:守望青山——追记云南省军区某边防团二连原连长付立志

青山深处,一首低沉的军歌仿佛在林间吟唱。

他走了,留下一双磨破底的胶鞋、一个伤痕累累的水壶,这是走过巡逻线上50多个村寨留下的印记;

他走了,留下一支响当当的“中山猛虎连”,这是他6次负伤、5次面临生命危险练出来的兵;

他走了,留下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来到云南边防6年,他陪伴妻儿的时间只有17天……

他,就是云南省军区某边防团二连原连长付立志,一个用生命守望青山的军人。

人生无处不青山

6年前,一张分配志愿表摆放在即将军校毕业的付立志面前。

是分配到城市,跳出“农”门,还是响应部队的号召,“到基层去,到边防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对于在河南滑县一个农民家庭长大的付立志来说,这可能是影响一生的抉择。

付立志一笔一画的在分配志愿上写下4个字:西藏边防。

然而,付立志到雪域高原的愿望没能实现,而是来到了青山绵延的云南边防——德宏。

德宏是孔雀之乡,在游客心中,这里依山傍水,花开遍地。但在边防军人眼中,德宏毗邻世界毒源“金三角”,边境管控复杂、走私犯罪猖獗,边防线山高林密、雨多雾大、毒虫肆掠……

个子不高、身材精干的付立志,主动要求到最偏远的连队。他在日记本扉页上写下誓言:铁血丹心唯报国,矢志军营建功业。

一颗种子,就这样在大山里发了芽、扎了根。

到连队后,付立志一头钻进连绵的青山,穿密林、涉险滩,勘察了防区内几十公里的边防线,走访边境50余个村寨,记录兵地要志、水文气候、植被特点,成了边防的“活地图”。

在一次与武警配合的封控行动中,面对穷凶极恶的毒贩,付立志毫不畏惧,在搏斗中抱着毒贩滚下山坡,腿上被剐掉一块肉,鲜血染红了迷彩裤,但他仍然死死抱着毒贩不放。

山中猛虎啸边关

二连驻扎在德宏州芒市中山乡,这里山高林密,河谷纵横,边境线上散布着10多个大大小小的便道和渡口,是犯罪分子走私贩毒的隐蔽通道。

2011年4月,付立志被任命为二连连长。此前,二连成绩平平,付立志上任后很快为连队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山猛虎连。

“我们要像山中的老虎一样勇猛,守护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付立志对全体官兵说。

能打仗,是付立志对自己和连队最大的要求。

2012年7月的一天,付立志组织官兵进行武装泅渡训练。还未走到河边就下起瓢泼大雨,有人提议改天再训。

“我们守卫的边境线近一半是水流湍急的怒江,必须练好与江水搏斗的本领,跟我来!”话刚说完,付立志已跳进河中,奋力向对岸游去。战士们顿时热血上涌,“扑通扑通”全都下了河。

今年3月,连队组织新兵第一次巡逻,2名新兵在渡口盘查过往边民时,4名“可疑分子”瞬间拔出匕首将他们挟持,新兵的额头上顿时渗出汗珠。

“停!退出情况!”付立志突然出现。原来,这是为了让新兵认识到边防“随时有情况、处处有危险”而设的“局”。

“连长带队,每次巡逻执勤都像在打仗!”新兵梁白龙说。

一次连队对边境渡口巡察,走过一个岔路口时,付立志一把抓住带路的士官李超:“地图显示这里有小路直通渡口,为什么走大道?”

“连长,那条路修凿在河边峭壁上,乡亲们也没人敢走。”李超说。

“这条路紧挨边境,要是敌人摸过来呢?”付立志腰上拴上保险绳,拿着砍刀走在前面开路。

一边是悬崖绝壁,一边是波涛翻滚的怒江,许多地方要用手指抠进石缝才能艰难攀爬,2公里的山路,官兵们走了3个多小时。

“军人志在疆场,那里是施展才华、赢得荣光的地方。”付立志在日记中写到。

当连长的两年内,付立志在个人比武中拿下了7个单项第一、4个全能第一,带领连队夺得12个单项第一、3个团体第一。

“有付立志守在中山,群众放心,敌人胆寒。”团长李道银说。

“训练不拼命,打仗就丢命。”付立志常挂在嘴边。每个星期,全连至少举行一次战备拉动,付立志首先把自己的携行物资一一摆出,尔后再逐一检查官兵的,哪怕一个针线包、一双袜子都不放过。

每次战术训练,付立志都紧随官兵身后,打空爆弹、扔发烟罐,增加实战气氛。体能训练比较枯燥,他将体能训练与游戏结合,创新了“疯狂圆木”“滚动轮胎”“四人俯卧撑”等10余种训练方法,深受战士喜爱。

浓得化不开的绿意在大山深处绵延,边防军人穿梭的身影如同一只只游走山林的猛虎,震慑着任何试图侵犯的敌人。

2年来,付立志带领官兵打击非法走私活动20余次,扣押走私物资上千吨,配合公安边防部队查获鸦片、冰毒等违法违纪物品40余公斤,收缴步枪4支、自制猎枪37支、子弹600余发,为国家挽回200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

青山无言埋忠骨

付立志当连长后,二连这个5年没有评为先进的连队,先后被军分区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团“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6月17日,团队组织第六届“爱军精武”比武,付立志本来是不必参加的——他正在河南老家休假。

然而,这个习惯了带领全连“当先进连队,拿比武冠军”的连长,始终放心不下,最终带着妻儿回到了大山里的部队。

6月19日,经过连续两天高强度考核,二连综合成绩在全团排名第二,付立志个人成绩位列干部组第一。武装五公里越野是比武的最后一个课目,也是二连的优势课目,付立志带领连队向冠军发起冲击。

出发后,付立志在队伍中前后穿插来回鼓劲。跑到约3公里处,他嘴唇乌紫,大量出汗,排长冯对宏劝他:“连长,实在难受,就慢点!”他咬着牙说:“别管我,你快冲!”跑到距离终点约500米处,付立志一头栽倒。

战士们见他脸色苍白、呼吸困难,都劝他不能再跑了。付立志继续往前冲,但仅仅跑了100多米就晕倒在地。

“如果不是坚持跑这最后的100米,病情或许不会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参与抢救的医生遗憾地说。

“我了解我的丈夫,他从不服输。”付立志的妻子刘成斌说,“如果他不跑这100米,那他就不是付立志了。”

6月22日凌晨1时25分,付立志的生命永远定格在31岁。医生的报告上写着:长期劳累,体力严重透支,引发横纹肌溶解并发多脏器衰竭。

“付立志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耗尽了最后一滴心血,是我们边防军人的楷模。”团政委刘同福说。

追悼会上,战士们哭喊:“连长,下辈子我还当你的兵!”刘成斌泣不成声:“老公,你太累了,这下可以好好休息了……”

青山伫立,大地无言。在二连营房旁的树林里,藏族指导员达瓦扎巴满含热泪,带领全连官兵替付立志栽下一颗树苗。

按照二连传统,每名退伍老兵都要在这里种上一颗坚果树,这代表着人走了,还会有这棵树坚守在这里。

如今,这片坚果林被命名为“立志林”。晨光中的坚果苗泛着点点金光,它将陪伴着边防将士,继续守望这片青山……(新华网昆明12月12日电 记者刘永华、王经国、朱映涛)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
相关专题
· 人物事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