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济南日报:大妈讹老外——新闻真相反转谁之过

刘晶瑶

2013年12月04日13:49   来源:济南日报

原标题:大妈讹老外:新闻真相反转谁之过

12月3日,网络上铺天盖地都是“老外北京街头扶大妈被讹”的新闻,图片中的老外衣服被撕烂,表情很无辜。我还未来得及给这位“洋雷锋”点赞,事情就发生了180度的反转——— 据目击者证实,该大妈的确被老外撞倒,而且一段现场视频显示,老外不断用流利的中文骂“你傻X啊”、“你骗人,你看我是外国人想讹我钱”等。“洋雷锋”瞬间变成“洋流氓”。那位被认为是碰瓷讹人的大妈,则很受伤,因为“老家不少人打电话来骂我”。

人民日报记者与拍摄图片的李姓摄影者取得联系,他表示确系剐蹭,但车速很慢,他判断伤势不严重,故认为“疑遭讹诈”。但是,洋小伙撞倒人、恶语相向、驾驶无牌摩托车等真相,却在将照片上传到公共媒体时选择性地忽略了,结果干扰了媒体与公众判断,陷那位原本受伤的大妈于不仁不义之地。

真相浮出水面,离不开几家媒体的存疑精神。人民日报、千龙网、新京报,都在新闻热炒之时留了些冷思考。一则没有任何目击证人、没有采访处理事故警察、缺乏佐证的报道,却成了人们批判的对象。虽然拍摄者并非专业记者,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并不意味着人人可以造谣传谣,按照自己的主观臆断随意抹黑他人。刊发这则图片的网站编辑,也有责任对新闻的真实性进行核实,怎能为了制造噱头、追求转载率,而随手捏造真相,扮演上帝?

一则简单的交通剐蹭纠纷,却被舆论先入为主搅浑了,黑白不分,真相难明。

新闻真相混沌的背后,一方面因为像这种讹人事件早已贴上了敏感的标签,“扶老太太”早已从技术问题上升到了道德问题,人们早就对助人屡屡被讹诈行为义愤填膺,这种情绪始终得不到宣泄,因此找到一个出口,民意就会如同火山一样喷发。

另一方面,则是民众对媒体的不信任情绪在加剧。网络时代,新闻造假易如反掌,而随着上网人群的逐渐增多,人们的价值观、社会道德底线,也在每天阅读新闻中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甚至可以说,媒体人展示给公众怎样的世界,人们就会相信自己身处怎样的世界——— 当舆论传播的正能量一旦稀缺,社会负面情绪必然会蔓延。

正能量的舆论引导必须建立在新闻真实的前提下,而不能为了追逐眼球效应,故意制造假丑恶。负责任、有担当的媒体,在遇到这种真相难明的新闻之后,应该秉持基本的新闻伦理观,通过各种渠道去核实真伪,不应为了抢时效、争转发率而火上浇油,甚至弄巧成拙,造谣传谣。

而回到此次“老外扶人被讹”不实事件中,其实有许多细节有待核实。例如,剐蹭如何发生?肇事外国人驾驶无照摩托车有无交警进行处罚?洋小伙的衣服到底是怎么破损的……无论怎样,在追寻真相的过程中,希望这起事件能让更多的媒体引以为鉴,在筛选新闻的过程中,一定要建立核实机制,还原新闻真相,还受众一个客观真实的世界。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王金雪、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