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中国意识”的表达范式

——“中国道路与中国梦”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3年11月28日13:54   来源:解放日报

原标题:“中国意识”的表达范式

日前,上海社会科学普及研究会、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科社教研部与中共闵行区委党校联合举办了“中国道路与中国梦”研讨会。此次研讨会主要围绕 “中国梦提出的现实与理论价值”、“中国梦的国家视角”、“中国梦的民生指向”与“中国梦的国际视野”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本次研讨会是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七届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之一。

  市委党校袁秉达教授从中国梦的战略目标、战略思想与战略意义方面指出,中国梦是重大战略思想,它的产生与党的指导思想以及中国实践发展紧密联系;逐步推进“民族复兴中国梦”,防止对中国梦认识不足或过度认识,要从战略意义层面沟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之间的关系。

  市委党校黄力之教授从 “中国意识的新自觉”角度阐述中国梦,指出中国已经开始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创新转变,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快提升国家的软实力与话语权,被动式的 “中国特色”向主动建构转变,这三重变化表明了中国意识的主体性在不断增强。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孙力教授从中国梦的社会主义属性出发,探讨社会主义的“梦”具有鲜明的世界性与统一性。他认为,中国共产党创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表达范式,并且在民族特色基础上开拓了中国的当代新路。

  民族振兴与国家富强的动力与基础源于人民幸福,只有“坚持好、发展好与维护好”人民利益,才能更好实现中国梦。上海市委党校卢肖文教授指出,追求中国梦要能够实现“生产发展、生活改善与生态良好”。

  中共闵行区委党校焦玉玲认为,中国梦的价值意蕴是做到“国家、社会与个人梦的结合,宏大叙事与个人生活的结合,话语体系方面中国梦与世界梦的结合”,彰显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社会公平正义与人民幸福。

  国家富强不仅是目标,也是一种现实,如何处理好国家、民族、文明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上海市委党校王公龙教授认为,实现中国梦目标,应该在宽广的国际视野中审视,处理好“中国国家利益与他国利益、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中国梦与他国梦、中国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四个方面的重要关系,为实现中国梦营造共生与共荣的稳定国际环境。 (丁长艳)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王金雪、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