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银根既不放也不收  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热点聚焦:稳健货币政策仍是总基调

2013年11月27日09:0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前期实施的偏紧的稳健货币政策,从效果上看有一定成效。孙华妤认为,表现在商业银行压缩了表外业务,实体经济进行了重组和兼并,压缩了产能,对经济结构调整有很大帮助。

央行表示,今年以来,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宏观审慎管理,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保持了货币信贷合理适度增长。从数据上看,一是总量上,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增长较快。二是结构上,信贷结构进一步改善,体现了“有保有压”。“保”体现在对小微企业、“三农”和中西部信贷支持力度较强。“压”体现在对产能过剩行业贷款的严控。

着力增强政策针对性

央行在有关报告中强调,今后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着力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协调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一是继续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管理和调节好银行体系流动性,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合理适度增长。二是进一步改善金融资源配置,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整合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三农”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展,更好地服务于转型升级和扩大内需。三是继续通过改革增强市场机制的作用,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利于调结构和防通胀,特别是最近通胀有上升的倾向,年底也有消费增加的习惯,为防止价格上扬,管理层需要给市场释放一个偏紧的政策信号。”孙华妤说,但年底货币需求较多,比如有完税、发奖金、银行收回贷款等需求,货币政策在微调时应考虑到这些情况,在合适的时候适当放松一些。

孙华妤建议,应时刻观察实体经济状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货币政策,比如发现实体经济有下滑趋势,就应提前放松,因货币政策有时滞性,如果有过热趋势,就应偏紧一点。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手段,实现经济稳健发展是目的。如果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需要资金,就不能为控制信贷增长而不给它们提供资金。要执行适应性货币政策,要关注经济发展的效果,不能把手段作为目的。”孙华妤提醒说。 (记者 罗 兰)

上一页
(责编:姜萍萍、程宏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