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国际视野:个人信用体系提升诚信环境

支振锋

2013年11月27日08:4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美国

信贷指数影响一生

驻美国记者  吴  云

在美国,个人信用至关重要,而衡量个人信用的主要指标是信贷指数。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指数,这个指数代表着一个人的信誉,可在多个方面影响着你的日常生活。美国的银行、信用卡公司都是根据信贷指数评估发放贷款的风险。记者的朋友田女士最近买房的经历就生动说明个人信用的作用。

田女士在纽约长岛选中一座合意的房子,同贷款银行就贷款利率和银行手续费等达成意向后签署了购房协议,只等选一个好日子交割了。然而,交割前夕,贷款条件却出现变数,贷款条件更为严格,银行的交割费用也大为增加。田女士大为不解,几经询问,才知道了原因。原来,购房合同和贷款等谈好之后,田女士又在纽约一家百货公司开了一个信用卡账户,进行了购物消费。正是这个新开的账户及由此产生的新的债务降低了她的信用指数,导致银行在最终审批贷款时上调了对贷款风险的评估。

记得记者几年前到纽约工作后,到银行开户并办理信用卡,因在美国社会没有任何信用记录,信用卡的信贷额度比较低。几年后,由于没有拖欠记录,逐步建立起信用,信贷额度也逐步提高。可以说,在美国生活,个人信用是一张通行证。没有这张通行证,有时寸步难行。因此,对于个人信用,没有人不重视。

多年来,美国已经建立了一整套计算个人信用的办法。个人信贷历史由信贷报告机构搜集和汇编。这是信贷报告机构的两项工作。他们根据搜集到的个人信贷历史写出详细的信用报告。任何人申请信贷,借贷机构只需调阅信贷报告机构编写的信用报告,就可以了解申请人的信贷历史,从而针对申请做出相应决定。

信贷报告对个人的影响还不仅限于借贷。雇主、保险公司和房东有时也通过这些报告了解一个人的信贷历史。长期以来,消费者无法获悉信贷报告机构收集的信息。1971年,美国通过了《公平信贷报告法》,使人们有权了解自己的信贷报告和信贷指数。

信贷报告机构搜集个人信贷信息主要有三个来源。首先是借贷机构提供的消费者最新信贷信息,这包括消费者花了多少钱、是否按时偿还贷款;其次是消费者申请贷款或信用卡填写的各种信息,如收入等;最后是信贷报告机构搜集的其他各种公开金融信息记录,如法院的破产记录等。

信贷报告机构收集了如此多的信息,就是为了计算信贷指数。美国使用最为广泛、最为人熟悉的信贷指数是FICO信用分。美国的三大信贷报告机构艾可飞(Equifax)、益百利(Experian)和环联(Trans Union)均根据FICO模式计算FICO信用分。

FICO指数1989年由FICO公司推出,用于衡量个人信贷风险。FICO信用分由几部分组成,比例最高的是还贷历史,比例占35%,无法及时偿还各种借贷,则降低该指数;其次是信贷使用率,即债务占信贷额度的比例,如个人信用卡的信贷额度为1万美元,如果已经使用了7000美元,两者之间的比例也会影响其FICO指数,这个使用率占30%;信贷历史占15%,信贷历史越长,对FICO的影响越正面;此外还有信贷使用的类型和最近寻求信贷的行动,均各占10%。FICO指数高,则个人信用好,在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申请住房、购车等贷款时可以获得优惠利率。

欧盟

严格保护信用信息

驻比利时记者  孙天仁

在一家银行工作的比利时人洛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比利时的公民也有一个社会信用号。每个公民的个人信用状况都可以通过资信机构做出的信用报告而得到评估。这种报告为金融机构和国家管理部门的资金借贷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个人信用依据,同时也能够终生制约个人行为。有过失信记录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将会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在比利时,个人只要有一次不良信用记录,5年不能贷款。哪怕只有一次未能按时偿还几百欧元的购车贷款,中央银行的信用记录系统也不会通融,一定会将其列入黑名单。因为有不良信用记录,5年内任何一家银行可能都不会贷款。在洛朗看来,这样一个“不讲情面”的制度实际上迫使公民严格而自觉地守信用。

比利时、法国等一些欧洲大陆国家的个人信用信息管理主要由中央银行运作。但是欧盟委员会在其成员国立法的基础上也制定颁布了统筹各成员国的《个人数据保护指令》,为其成员国数据保护制度制定了最低标准。该指令严格规定了合法进行数据处理的条件,比如数据主体必须明确同意才能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应该是公共利益所必需等。《个人数据保护指令》还赋予了数据主体广泛的权利,比如有权知悉控制数据主体的身份、进行数据处理的目的,并有权查询和纠正数据等。

欧盟对个人信用信息的保护还体现在“个人信息不能出国”这一规则。该法令适用于所有欧盟成员国和冰岛、列支敦士登和挪威。除这些国家之外,其他国家的信息保护如达不到欧盟标准,则不允许向这些国家转移个人信息。比如一家欧盟的银行在未获得客户同意的情况下,不可以把客户信息放到海外分支银行。

业内人士认为,在欧盟隐私权被认为是一种基本权利,受到严格监管。例如,欧盟与美国之间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谈判刚刚进行了两轮,美国信息技术公司极力推动将数据保护纳入到谈判中,因为他们将个人信息视作消费者的权利,认为这将给他们创造良好机会,设定了比目前欧盟提议的较为宽松的标准。但欧盟至今仍然排除将数据保护规则纳入欧美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欧盟官员强调,目前欧美之间在数据保护方面尚无通用标准,他们担心寻求与美国达成有关协议,将有可能拉低欧盟在隐私保护方面的整体标准。

比利时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路易斯对本报记者说,与美国不同,欧盟在诚信制度发展之初就提出信息保护的要求,并在各国信息保护相关立法和欧盟《个人数据保护指令》标准下,加强了对诚信信息的保护。

《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27日 23 版)

上一页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