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生态文明成共识 找回蓝天争朝夕

记者 鲍晓倩

2013年11月13日09:03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生态文明成共识 找回蓝天争朝夕

  深秋的北京,总会有几天湛蓝湛蓝,和金黄的树叶交织出令人心醉的美景。拥有更多蓝天,是每个普通人的期许,更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生态文明理念正加速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我国正向“美丽中国”的目标努力进发。

  硬措施力破“霾伏”

  地处北京、天津、石家庄3地中心的河北省保定市街头,运行着1260辆LNG新能源公交车,每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万吨;4月,保定市公交车、出租车油改气工作全部完成,每年将减少有害气体排放6000吨。清洁能源公交,成为这个古老城市最年轻的“风景”,这也是各地努力找回蓝天众多举措的“缩影”。

  从京津冀、东北到华东,雾霾席卷大半个中国,最严重时143万平方公里陷入“霾伏”,影响人口多达数亿。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时间,但让老百姓早日呼吸清新的空气是民心所向,找回蓝天只争朝夕,必须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新措施相继推出: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防治大气污染10项措施;国家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新一轮大气污染治理的“亮剑行动”正式拉开帷幕,明确提出了5年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的目标;京津冀等地也相继发布地方版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或方案。

  事实上,涵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等13个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可谓“史上最严”——国务院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立下大气污染防治“责任状”,若考核不达标将被环保部会同组织部、监察机关等“约谈”并追究责任。治理大气污染从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体系入手,最终目标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美丽中国建设……

  寻求绿色发展之路

  在江西新余这座南方小城,全市的垃圾处理从收集、分类、转运到处理,全部由湖南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一家企业来完成。

  “永清环保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覆盖了大气、水污染、固废等产业领域,集投资、设计、建设和运营于一体,可以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直接为地方政府提供综合环保服务。”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申晓东表示,依靠优先发展环境服务业,环保产业自身正加快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节能环保产业也正在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环保产业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更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突破口。今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防治大气污染10项措施时,明确提出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今年7月12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利好不仅表明环保产业正式进入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战场,也给各地环保企业鼓足了劲。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体现了我国转型发展的决心。不再以GDP论英雄,在环境污染的倒逼机制下,积极寻求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各地主动、自觉的选择。

  以河北省为例,河北产业结构偏重,钢铁、建材、石化、电力等“两高”行业集中,粗钢产量超过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必然加大资源环境的压力。河北省出台的《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提出“5年削减6000万吨”钢铁产能,这意味着全省要在不增加1吨钢铁产量的前提下,砍掉至少20%的产能。据业内人士测算,河北淘汰6000万吨钢铁产能,相当于减少标煤量4306万吨,可减轻全省二氧化硫的排放量10%左右、烟粉尘排放量15%左右。“断腕之举”带来的效果十分可观。

  不仅是河北,全国各地在转型升级上竞相出招。山西将淘汰压缩焦炭产能1800万吨,内蒙古将淘汰水泥落后产能459万吨,山东将淘汰炼钢产能2257万吨……

  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在同一片天空下,既然同呼吸就要共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全社会群策群力,把对环境问题的热切关注,转化为投身环保的热情行动。

  “我为祖国测土壤”、“我为祖国测污水”、“我为祖国测空气”……微博上由公益环保组织发起的一系列环保活动吸引了众多热心网友的参与,引发了全社会关注,这些活动将个体的“我”和属于全社会的“环境”紧紧联系在一起。

  北京老人张祥60岁开始从事环保公益活动,他坚持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北京大大小小的河道和排污口。他发现“即便是密云水库,也遭受到周边垃圾填埋坑、企业偷排危险废弃物和居民生活污水的威胁。”记录,发现,呼吁,努力让更多的人关注北京的河流,张祥视为己任。

  党的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令人欣喜的转变正在发生:公民逐渐开始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切实履行好呵护环境的责任,自觉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美丽中国人人共享,同样人人有责。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王金雪、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