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领袖人物纪念馆

“这个故事会让人一生铭记”

2013年11月04日11:12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尚荣生向本报特派采访组讲述邓小平与太行奶妈的故事。

9月25日,本报特派采访组来到了河北省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该园副研究馆员尚荣生向我们讲述了《邓小平与太行奶妈的故事》。

“2000年5月,邯郸市邯山小学张英华、赵艳两位老师来到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希望我提供一些八路军在邯郸的历史素材,以便组织学生参加邯郸市革命历史故事大赛。”尚荣生说,经过精心筛选,他为两位老师提供了《邓小平与太行奶妈的故事》以及《八路军火烧滏阳桥》两篇演讲稿,分别交由四年级一名叫李晨曦的小女生,以及三年级一名叫王豪的小男生演讲。

2000年6月,邯郸市革命历史故事大赛经过竞争激烈的初赛,尚荣生推荐的两个故事均顺利地进入了决赛。“因为邯山小学有两个故事进入决赛,所以9支代表队共有10个学生参加故事演讲。”尚荣生回忆说,在决赛中,第四个出场的女选手因演讲内容特别精彩、演讲技巧特别熟练,赢得了评委的好评,获得的分数也特别高,当时所有人都认为第一名非4号莫属!

尚荣生讲述道,轮到第10号李晨曦出场时,她娓娓道出了邓小平与太行奶妈的故事:

1945年上党战役后,邓楠出生在邯郸市涉县赤岸村。为了不影响工作,邓小平和妻子卓琳决定把孩子寄养在老乡家里。组织上在邯郸西部山区的峰峰矿区义井镇义张庄,找到了一名叫李兴枝的农妇。听说是给八路军首长带孩子,李兴枝高兴地答应了下来。当天夜里,李兴枝骑上毛驴,和丈夫赶到赤岸村129师司令部。卓琳将襁褓中的小楠楠递给李兴枝,含着热泪说道:“麻烦您了,大嫂!”

此后几年,小楠楠就和这位太行奶娘生活在了一起。

1947年夏天,在刘邓大军即将南下挺进大别山之际,邓小平和卓琳专程到义张庄看望李兴枝一家并准备接走小楠楠。此时,已经两岁的小楠楠在奶娘的精心哺育下,长得白白胖胖,特别可爱!卓琳感激地对李兴枝说道:“现在环境好转了,你们一家跟我们住到部队上去吧,咱们两家人生活在一起,相互之间也好有个照应。”但是,李兴枝摇摇头说道:“不行啊!我们会拖累部队的,再说,你们还要去打仗,枪炮声震天动地的,我还怕吓着小楠楠呢!”

一番真情的话语,使邓小平夫妇深受感动,决定不接走邓楠。邓小平递给李兴枝一碗水,亲切地说:“以前一直没有告诉你们我的名字。”他指着桌上的小油灯幽默地说:“我姓邓,只要看见这盏灯,就会想起我的姓来。我叫‘小平’,你们看,我不是留着一个小平头吗?”一席话,把大家都逗笑了。

卓琳也在一旁风趣地说:“我的名字也好记,叫卓琳,看见了放灯的桌子,也就想起我来了。”说罢,屋里又传出一阵愉快的笑声。

临别之际,邓小平用坚定的语气告诉李兴枝:“我们很快就会再见面的,到那个时候,全国都会得到解放。”

1949年10月全国解放的时候,李兴枝夫妇收到了邓小平和卓琳寄来的信,让他们带着小楠楠去北京。李兴枝夫妻俩特别高兴,赶忙带着已经4岁的楠楠坐火车到了北京,两家人终于团聚在了一起。李兴枝在北京住了两年多,直到小楠楠背着书包,走进学校的大门,她才恋恋不舍地回到了邯郸。从此,两家人通信不断,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这个故事虽然有一些人听说过,但李晨曦娓娓动听的讲述,生动、直观和形象地感染着现场每一位观众。”尚荣生说,“在分数公布的那一刻,邯山小学方阵的师生们在长条凳上全都蹦起来了,我也跟着蹦了起来,和师生们一起欢呼,一起鼓掌,那种兴奋和激动,至今都难以忘记!”尽管事隔十余年,尚荣生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时,嘴角仍然露出了淡淡的微笑。

尚荣生介绍说,《邓小平与太行奶妈的故事》是他此前在编写民间故事时采访邓楠的奶哥张发山时搜集到的。那次演讲后,尚荣生前去看望了邓楠的奶哥张发山,并与张发山一直保持着联系,直到其2002年去世。

“这个故事一直在邯郸民间流传,尤其是在峰峰和涉县一带,大家都对当年八路军和邯郸人民的鱼水感情深深打动,这也成为人们给子女必讲的故事之一。”采访结束时,尚荣生深情地说,“这个故事,我会铭记一辈子,这个故事也将永远镌刻在邯郸人民的心中!”

(责编:石国庆、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