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领袖人物纪念馆

邓小平与漳南大渠

2013年10月21日13:57    来源: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图为流经下温村的漳南大渠。

在地处太行山区的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将军岭,一条从悬崖峭壁上开凿出来的水渠,将清澈的漳河水引到赤岸、下温等10余个村庄,滋润和灌溉着革命老区上万亩土地。

“这是刘伯承、邓小平率129师和边区政府为涉县群众修建的‘漳南大渠’,也被当地群众称为‘救命渠’、‘幸福渠’。”9月24日,涉县党史办主任李书味向本报特派采访组记者介绍说,“漳南大渠是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修建的最大水利工程,为改善边区军民生活、支援抗日前线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记者得知,1942年到1943年间,涉县接连发生严重旱灾,虽然清漳河流经该县境内,但因为没有引水渠,当地群众只能望水兴叹。水荒严重地困扰着根据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制约着战时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为缓解旱情,1942年春,邓小平指示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水利局实地勘测,拟定出从王堡村开渠,引清漳水上山的方案。”李书味讲述道。随后,邓小平亲自协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主持召开多次会议,研究如何施工建设。经与会人员积极提议,踊跃献策,最终确定:在资金上,除涉县政府,下属区、村筹集一部分外,边区政府帮助贷款60万冀钞;在组织施工上,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开山修渠,即群众出一个工给3斤小米。“此举既保证工程建设能顺利完成,也可缓解灾荒时期群众口粮缺乏的困难。”李书味认为。

1943年2月24日,开工的炮声炸响。3000余人的建设队伍,满载着邓小平、边区政府和涉县群众的期盼,浩浩荡荡开赴漳南渠沿线。

李书味告诉记者,为解决工程技术难题,邓小平专门派人从河南请来30多个石匠帮助凿洞,并派人到敌占区想办法买来一台水利测量仪器,调两名政治部的同志到工地一线协助勘测。邓小平还动员太行军区、一二九师及边区政府等党政军首脑机关工作人员,全力支持漳南渠工程建设,纷纷组织人员轮流出工,战斗在施工前线。

不仅如此,邓小平和刘伯承还多次来到工地上,与民工们一道抬石头、垒石堰,与施工人员一起商议解决修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李书味还讲述了一件邓小平带病参加劳动的感人事迹:“有一次,天空飘着小雨,邓小平得了感冒,可他心里挂念着工程进度,便又来到工地上。当得知邓小平是带病前来修渠时,民工们被深深感动了,大家围上去你一言我一语,劝说邓小平快回司令部休息。”后来,有人据此编了一首顺口溜:“水流南山头,吃饭不发愁,没有邓政委,这水怎能流?”到现在,这首顺口溜都在漳南大渠沿线各村流传着。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会战,到1944年6月底,漳南大渠工程总体告捷。”李书味兴奋地介绍道。记者得知,全渠首起下温村,经王堡、赤岸、会里、沿头、河南店、南庄,尾至庄上村,全长27华里,总用工12万个,耗粮19万余斤,花费资金166万元,共开凿石洞4个,钻挖土洞7个,建石桥两座,建木桥14座,使沿渠8个村的3500多亩旱地变成了水浇良田,受益群众达1000多户。按当时亩产合算,年增产粮食达70万斤以上。

李书味告诉记者,1958年,涉县人民又对漳南大渠进行了续建,经胡峪、石岗,延续到了原曲村,使灌溉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1985年5月,涉县建起了漳南大渠纪念碑,碑高12.9米,象征着当年为修建漳南大渠立下不朽功绩的八路军一二九师;碑的正面镌刻着“漳南大渠”4个大字,碑上方刻有镰刀和枪支组成的图案,象征着军民鱼水情深;碑座四周的麦穗,象征着漳南渠水浇灌下的土地五谷丰登。

(责编:石国庆、秦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