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北京军区人武部和预备役部队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贾廷安等出席 袁纯清致辞

2013年10月20日09:36   来源:山西日报

北京军区人武部和预备役部队建设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

贾廷安张仕波刘福连等出席 袁纯清致辞 李小鹏介绍经验 

10月18日至19日,北京军区人武部和预备役部队建设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会议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强军目标的重大战略思想,研究探索新形势下人武部和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特点规律,分析形势,交流经验,表彰先进,重点对我省军地聚力、深度融合、聚焦使命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经验进行了学习、观摩和推广。

总政治部副主任贾廷安,北京军区司令员张仕波、政委刘福连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纯清致辞,省长李小鹏介绍我省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经验。

袁纯清在致辞中对与会领导和同志们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省的基本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指出,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省军区认真贯彻中央军委、总部和北京军区党委的决策指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完善政策法规,健全工作机制,夯实部团基础,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国防后备力量的作用得到充分彰显。他强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山西正在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作风建设的新成效转化为加快转型跨越、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新动力,这为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山西将按照中央军委、总部和军区首长的指示精神,虚心学习兄弟省市的先进经验,一如既往地在政治上关心、政策上倾斜、经费上支持、生活上保障,为全省部团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努力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要求,在思想上重视国防建设,在政策上支持军队和民兵预备役发展,在工作中合理使用国防后备力量,充分发挥山西老革命根据地的政治优势、国家综合能源基地的产业优势和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在推动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中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李小鹏在介绍我省经验时说,我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纳入总体规划、摆在重要位置,真心重视、真诚支持、真正使用,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和行动上确保军民融合工作落在实处、收到实效。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严格落实国防要求、支持国防建设,在队伍建设上体现了寓军于民要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体现了平战结合要求,在人才培养上体现了军民融合要求,在综合保障上体现了军民一家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另一方面,注重使用民兵预备役部队这支重要力量,充分发挥国防后备力量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在推进生态治理修复中的先锋队作用、在攻克急难险重任务中的突出作用,既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又达到了在用兵中练兵、在练兵中强兵的目的。

张仕波、刘福连分别就新时期扎实推进民兵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提出要求。张仕波强调,各级要把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摆上重要位置,科学确立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标准,军地合力推进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刘福连要求,各级要充分认清民兵预备役部队的地位作用,进一步增强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有效履行民兵预备役部队的职能使命,努力做到有所作为、担当重任;从严加强教育管理,进一步树立民兵预备役部队良好形象;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不断提高后备力量建设的质量效益。

贾廷安对我省重视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经验举措给予充分肯定。他在讲话中指出,民兵预备役部队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双重职能,各项工作和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强军目标开展。在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部队政治工作,要在保证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服务人民上下功夫,进一步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断开创北京军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加会议的部队领导还有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刘志刚、副政委王健、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程童一、参谋长白建军、联勤部部长董明祥、装备部部长张海青,总参谋部动员部部长牟明滨、总政群工办主任汤奋等。

北京、天津、内蒙古、河北、山西华北五省(自治)区(直辖)市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领导郑传福、高东璐、董泽平、廖可铎、车华松、史鲁泽、李光聚、刘云海、张少华,以及分管武装工作的地方领导张延昆、崔津渡、马明、杨汭、高建民应邀出席会议。

会上,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张少华代表省军区介绍了加强人武部和预备役团建设经验,15个单位和个人围绕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交流经验,并对部团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与会人员还赴太原陆军预备役通信团和清徐县人武部进行了观摩。会议还研究制定了北京军区 《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武部和预备役旅团建设的意见》,从10个方面科学确立民兵预备役部队的建设内容和标准。 (记者左燕东 通讯员郭冬旭)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