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宗贵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如此曼妙空灵的意境,此等宁静恬适的心情,如今可是依稀难觅。不过,人们还是喜欢以此来形容风景名胜处那种人看人、人成风景的情形。
就说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吧。“一行白鹭上青天,我被堵在最中间。”拥堵、拥挤,仍然是国庆长假的关键词。那些宅在家里的网友,隔岸观火似地调侃:“1日在家看全国高速堵车,2日在床上看各地景区排队,3日在家看全国酒店涨价,4日在家看游客到处被宰,5日在家看买不到火车票,6日在家看全国高速又堵,7日在家看北上广进不了城。8日正常上班!”于出行的人们来说,长假出游变成了“出门看人海”。好端端的一个休闲长假,几乎成了一次闹心的苦旅。
在不堪的拥堵中,游人种种不文明行为随之而现,怎么看都刺人耳目——
乱扔东西。10月1日,游人看完了升旗仪式,给天安门广场留下了5吨垃圾;八达岭长城,6天清理了约109吨垃圾;泰山步行道旁,不时有苹果核、橘子皮从山上滚落;不少景区的绿色大草坪,游人走后就成了五颜六色的垃圾场。
乱攀爬。圆明园古墙遗址,有人不顾警示,随意攀爬;已有600年历史的南京明城墙,居然有几位家长托举起小孩子爬上去;苏州市玄妙观入口处,有游客爬上银杏树摘果子;为拍照,更有不少人干脆爬上塑像。
乱涂鸦。各景区的石头上、竹子上、白墙上、栏杆上,能写字的地方,大都有人乱涂乱画,当然最多的要数“XX到此一游”的歪歪扭扭的刻字。武汉黄鹤楼这回想出了新招,专门设立了5块电子涂鸦墙,游客可在上面做画保存,或查询信息,总算减少了乱涂写现象。
眼熟吧?类似不文明行为还可列举不少,但以这“三乱”最常见,也最扎眼。事实上,道路拥堵、景区拥挤,除了因为集中出行而致道路与景区不堪承受、管理服务跟不上等客观原因外,游客行车不守规矩,景区游玩不讲文明、不愿克制、不想礼让等,也是个重要因素。长假出行中的诸多乱象,或多或少跟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相关联。
有时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黄金周度假也罢,平常出门旅行也罢,无非是为了游览山水秀色,感受古风遗韵,体验风土人情,在神奇造化的天然景色中,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力;在历经风雨的古物遗迹里,寻觅那深邃久远的文明之源。赏心悦目的山水景色与文化古迹,既让人放松心情、开阔眼界,又增长知识、陶冶性情。旅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与大自然亲近、与他人友好的过程,就是轻松愉悦的审美过程,就是经受文明洗礼的过程。游人的不文明行为,本来就与旅行的本意相悖,既让人不堪,也让自己的形象蒙尘,岂不是走向旅行的反面?遗憾的是,不少人一迈出家门,远游他乡,在陌生的地方,多了几分自由,少了理智约束,往往就把放松当作了放纵,言行举止不时冒出不良习性,从而把人性中的丑处暴露无遗。
国庆黄金周已经结束,但人们对黄金周的盘点与议论还在延续。“十一”黄金周已施行了14年,集体大出行而致的出游“堰塞湖”,再次引发了黄金周的存废之争。然而,不管今后休闲度假的模式如何改变,游人的文明素养须臾不可或缺。这需要我们在自身的出行文明上多加修炼,提升素质。毕竟,出门看风景,你其实也成了风景。所以,你可以周游列国,可以走遍千山万水,却不可以走出文明的底线。有文明作底色,不论是面朝大海,还是背向群山,你都可能是他人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以你的魅力“装饰别人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