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携手再并肩 迈向新十年——访中国驻东盟大使杨秀萍

2013年10月05日11:29   来源:经济日报

原标题:携手再并肩 迈向新十年

  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印尼进行首次国事访问并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李克强总理将出席在文莱举行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之际,我国首任驻东盟大使杨秀萍就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经贸合作成果及发展前景等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杨秀萍首先表示,中国是第一个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10年来,在双方领导人悉心培育下,中国与东盟携手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开创了双方合作的“黄金十年”。中国与东盟的友好合作关系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双方在经贸领域的成功合作,为本地区人民带来福祉,树立了国家间平等互利双赢的典范。中国与东盟经贸领域的合作成果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一是双边贸易大幅提高。2002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为547.67亿美元,2012年双边贸易额已经超过4000亿美元,增长约6.3倍。今年1至8月,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已达2843亿美元,同比增长12.5%。2010年,双方还成功建成了发展中国家之间最大的自贸区。目前,中国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出口目的地,东盟则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四大出口目的地。

  二是双向投资快速增长。2002年中国与东盟双向投资额累计只有301亿美元,但到2013年6月底,这个数据已超过11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累计近300亿美元,约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5.1%;同期东盟对华投资累计超过800亿美元,占中国吸引外资总额的6.6%,是中国第三大外资来源地。

  三是人文交流不断深入。双方人员往来迅速扩大,10年间从387万人次增加到1500万人次,中国和东盟相互之间留学生人数超过17万人。2012年,中国赴东盟游客达到732万人次,较10年前增长2.6倍,成为东盟第二大游客来源地;同年,东盟来华游客达589万人次。

  杨秀萍强调指出,中国—东盟关系取得上述跨越式发展,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例如,双方始终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双方关系,不断拓展双方关系的战略内涵;双方在处理分歧时始终坚持协商一致、互谅互让、照顾彼此舒适度;双方始终坚持通过务实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坚持经济优先、发展优先、民生优先的大方向,携手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事实证明,这些成功经验是符合双方人民根本和长远利益的,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睦邻友好、互利共赢始终贯穿于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全过程。

  在回答双方未来该如何进一步推动经贸领域的合作时,杨秀萍表示,双方应在不断增进政治互信、深化合作,夯实中国—东盟友好关系的政治基础上寻求经贸合作的新突破。一是进一步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力争202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万亿美元,今后8年新增双向投资1500亿美元。二是推动互联互通。努力发挥好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的作用,与各方积极探讨构建亚洲互联互通投融资平台。三是加强金融合作。强化多层次区域金融安全网,推动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实际运用,鼓励跨境贸易和投资中使用本币结算,不断完善区域金融风险预警和救助机制。四是开展海上合作。中方倡议建立“中国—东盟海洋伙伴关系”,争取将海上合作打造成中国—东盟合作的新亮点,应发挥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的作用,重点在渔业基地建设、海洋生态环保、海产品生产交易、航行安全与搜救,以及海上运输便利化等方面开展合作。五是增进人文交流。今后3至5年,中方将向东盟国家提供1.5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向亚洲区域合作专项资金注资,用于深化人文合作。

  杨秀萍还强调,东亚特殊的地缘政治现实,决定了任何大国想在东亚合作中单独主导、谋求霸权都是不可能的。东盟主导东亚区域合作是历史形成的,是国际关系民主化在东亚的成功实践。目前,东亚现有区域合作机制中,“10+1”也好,“10+3”也好,东亚峰会也好,主体都是东盟,中国始终坚定支持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主导作用。(记者 李国章)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