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做了一个儿子应该对父母做的事情,中国讲究‘百善孝为先’,如果为人子不孝顺就是没有品德,没有品德根本就无法在社会立足。”“最美中国人”称号获得者张强25日参加在河北廊坊举办的“善行河北、立德树人”优秀志愿者高校巡讲报告会后,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如此诠释对孝顺的理解。
因为家庭问题,张强初中毕业后就选择了创业,起初他摆地摊、做零售积攒经验,后来借钱开了一家加油站。“为了让母亲吃好,穿暖。”这是刚刚步入社会时,张强最简单的想法。
或许造化弄人,因为诸多原因加油站没开下去,懊丧,愧疚之情使得张强痛不欲生,几度拿头撞墙。每当此时母亲总是说:“儿啊,别这样,有娘一口吃,不也就有你一口吃么?”每每谈到这个事情,张强总是眼角湿润,几度哽咽。伴随着母亲的鼓励,张强在2003年事业渐渐好转,他开了一家钢铁公司,且生意日渐起色。
好景不长,同年,他的母亲不幸患上小脑萎缩,一会糊涂,一会明白。张强遍请名医也于事无补。一天谈完生意,朋友送张强回家,看见村口有一个手电的光影在动,走近处一看,原来是自己的老母亲在寒冬里披着棉衣在守候儿子的归来。张强对记者说:“我原本觉得让母亲在家养病就是孝顺,其实这根本不是我娘想要的,我没有尽孝道。”
对孝道有了新认识后,张强决定带着自己的老母亲一起谈生意,出差。但母亲的病情不断恶化,时常大小便失禁。每次出门,张强总是随车带着六七件供换洗的衣物,到了住地,他不管自己的疲劳,先要帮母亲洗干净,换好衣服再把母亲照顾到入睡,然后他再去把脏了的衣服洗干净,有的时候他正在洗,母亲又拉尿了,他也毫无怨言,再帮母亲擦干净,换好衣服,伺候母亲睡下。等一切都料理完,往往已经是深夜。
当记者问到“他会不会感觉很疲倦,想没想过要请保姆”时,张强说:“累,但是心里却很充实,很快乐,小的时候家里穷,母亲担心自己年纪小害怕,总是背着他下地干活,他总是趴在母亲的背上睡着,现在照顾母亲,丝毫不觉得累赘。”渐渐地,张强的合作伙伴也都习惯如此,每每谈生意,总需要先问候老母亲的情况。
后来,张强和许多希望做公益的民营企业家一起成立了“众善爱心联盟”,捐款助学,帮助孤寡老人。为了更好地办好爱心活动,他把企业里的很多工作都放下或者交给家人朋友去打理。记者问他,“作为企业家,利润应该是你的首要目的,当行善事与企业发展发生冲突,你不会后悔让企业失去发展良机么?”他笑着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的一切都是国家和人民赋予我的,现在我生活好了,有了一些能力,可以帮助其他人,何乐不为,况且我认为因为个人利益而错失帮助更需要帮助的人的机会,我才觉得因小失大。”
因孝顺母亲,张强被评为“最美中国人”;如今,他又成立“众善爱心联盟”,带动近百名津冀企业家助学助困,形成爱的方阵。
这就是张强,他是一位将孝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的人,身为河北省沧州市青县的农民的儿子,他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着所有人,他的事迹多次被媒体报道,并且在2012年8月30日在人民大会堂发表了关于“思想道德”的演讲。直到今天,在“善行河北”高校巡讲活动中,他依然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中新网廊坊9月25日电 宋敏涛 梁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