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触屏时代,不当“屏奴”

2013年09月22日08:1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忧患——

“遥远”的你在我身边玩手机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务文件处理、记者写稿、教师备课、私人信件等绝大多数文字处理都由电子设备完成,这样的方式快速、易修改,受到人们的青睐。

事实上,工作方式的改变仅仅是电子智能设备带给人们工作生活诸多影响中的一个方面,而其对人际社交方式的影响则更为深刻。

近日,一个帖子在网络上悄然走红,“和你身边的人说说话吧!‘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就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以后与朋友、家人外出聚餐时请别玩手机。”事实确实如此,我们也越来越多地听到人们抱怨,参加亲友、同学聚会原本充满期待和憧憬,希望多说说聊聊,结果却常常大失所望。

此外,越来越多的婴幼儿也乐于与所谓的“电子保姆”为伴,渐渐成长为“触屏一代”。

许多小朋友从六七个月开始就接触智能手机、iPad,到两岁左右就能够自己开机、看视频、玩游戏等,非常上瘾,如果不让玩,就变得很暴躁,乱发脾气,对其它事物的关注度也在下降。

危害——

严重者会影响身心健康及心智的健全发育

对以上现象,很多专家表示担忧:“这样的趋势如果蔓延下去,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特别是青少年及幼儿的身体及心智的健全发育。”

还有不少医生指出,孩子长时间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久坐不动,不仅容易导致生长发育缓慢,身体的平衡力和协调能力也会受到较大影响,容易造成感觉统合功能失调,从而进一步影响大脑的发育。此外,电子屏幕的光刺激,也会直接引起视神经疲劳、视力下降等不良后果。

“对青少年来说,辐射问题也不容忽视。辐射对人危害极大,在使用电子设备的过程中,青少年接受到的辐射量可能会比成年人多40%。”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生李昂说。

除了生理上的影响,近年来的研究也表明,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对人们的心理也会有不良影响。朱廷劭认为这种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影响情绪。一个已经成瘾的人,如果一旦不让他使用这些电子智能产品,便会出现“戒断困难”症状,感到痛苦、烦躁等。

二是影响人际交往。长时间“宅”在家中玩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人,社交技能往往迅速滑坡,容易面无表情,心不在焉,不爱与人交流。

三是影响创造力、记忆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等发展。习惯了依靠电脑和手机,则动脑机会越来越少,想象力、记忆力等都会受到影响。

四是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从现有的一些研究看出,对手机、平板电脑的依赖可能跟一些人格特性有关系,比如内向、孤僻等。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