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解放军报:奢者狼藉俭者安

黄志远

2013年09月16日10:07   来源:解放军报

原标题:奢者狼藉俭者安

  摘要:大凡一个国家从上至下都能居安思危,克勤克俭,艰苦奋斗,并能形成一种风气,养成一种精神,那么结果一定是民风纯朴,国泰民安,社会发展进步

  抑奢崇俭,拒绝淫逸,中央出台了多项政策。日前,中宣部、财政部等五部门发出通知,叫停奢华晚会,不得使用财政资金高价邀请演艺人员演出,不得使用国有企业资金高价捧“明星”“大腕”,对大操大办、奢华浪费的文艺晚会和节庆演出予以曝光。这是再一次向奢靡之风开刀。

  近些年来奢靡之风确有越刮越猛之势。公务活动,逢接待必宴请,逢会议必观光,一桌饭能吃掉数千甚至上万元,游览风景名胜还要警车开道。修建楼堂馆所,地不厌大,楼不嫌高,外观要恢宏壮观,内饰要富丽堂皇,办公室内居然还要有卧室、卫生间。有的动辄公款办晚会、搞节庆,追求大场面、大制作、大舞美,明星一次出场费能抵百姓家庭十年粮。有的即便是个人消费,也是吃饭点满一桌菜,餐毕剩下五六成;汽车要买大排量,空调要用大功率,电脑手机不到年限就更换,唱歌跳舞一掷万金不足惜。凡此种种,充分表现出贪图享乐、极尽奢靡的心理。

  物质丰富了,总得要消费,这是一些同志的说法。这个说法有道理,但更要讲的道理是,我们应当如何科学消费、合理消费。事有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之理。消费有没有度,往往决定着大到国家、民族,小到家庭、个人的迥然不同后果。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有一经典诗句:“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这不是梦呓,也不是狂言,是对历史教训深刻的揭示和对后人真诚的告诫。

  大禹治水,功载史册,然而其孙太康继承大位以后,作风奢靡。“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洛之表,十旬弗反。”这是说太康做了国君,只想着游乐而不讲政德,众民都怀着二心。一次到洛水南面打猎,百天都不回来。后来百姓推翻了他。商纣之亡,亡于淫奢。什么“酒池肉林”“作长夜歌”等典故都来自于他骄奢淫逸的生活,最终“四维不张,国将灭亡”。唐人杜牧的《阿房宫赋》诠释着秦王朝奢极而亡。“王石斗富”则浓缩了短命的晋朝奢靡之风。诗人李商隐诗作《隋宫》可谓是隋炀帝荒淫糜烂生活的写照。南宋王朝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富有时代之一,但是一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就预示了南宋王朝为期不会太长。

  “奢者狼藉俭者安”。何谓“狼藉”?不仅是指吃得杯盘狼藉,更是指困厄、窘迫,一片溃败失亡之相。上述朝代无一不是因奢靡而狼藉收场。诚如马克思所言:“古代国家灭亡的标志不是生产过剩,而是达到骇人听闻和荒诞无稽的程度的消费过度和疯狂的消费。”相反,大凡一个国家从上至下都能居安思危,克勤克俭,艰苦奋斗,“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并能形成一种风气,养成一种精神,那么结果一定是民风纯朴,国泰民安,社会发展进步。

  奢靡之风关乎民族复兴,关乎国家兴亡,关乎军队战斗力,切切不可小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履职之后很快颁布“八项规定”,中央军委也颁布了“十项规定”,并自觉带头执行,对遏制奢靡之风起到很大作用。但这还只是开始,各级还需要更大力度加以贯彻,防止反弹。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切实认清奢靡之风的危害,把理想信念进一步树牢,把党的优良作风传承好,敬惜民力,抑制淫奢,在全社会和在部队官兵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努力营造节俭光荣、奢靡可耻的社会氛围。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努力使大家都做到量入为出、欲而不贪,视合理消费为有德,视过度消费为失德。再则,使公款消费的规章制度更加健全完善。牛栏关猫是关不住的。要使得相关制度更严格、更缜密、更配套,不留空子,没有疏漏;对制定了的规章制度严格加以执行,对任何人不搞照顾,任何情况下不得松动;实行阳光理财,让组织监督,让群众监督。只要制度这堵墙砌得实,奢靡之风就吹不进来。

  (作者单位:武警四川总队)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