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3日08:2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奥巴马面临两难选择
在对外缺少国际支持、对内缺少民意认同的情况下,奥巴马出人意料地将是否向叙利亚动武的皮球踢给了国会,既表明其极力为动武寻求一件合法外衣,也凸显其战略抉择深陷尴尬境地。
在叙利亚问题上,奥巴马一直谨言慎行。本来有志于结束伊拉克、阿富汗两场战争的他很不愿意做另外一位“美国战时总统”,这并非因为奥巴马多么热爱和平,而是他所代表的美国在实力上早已捉襟见肘。使用化学武器是奥巴马为叙利亚政府画的一条“红线”,其背后是美国所认为的“核心国家利益”,即美国必须确保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会扩散,同时确保地区盟友和美军基地的安全。
奥巴马之所以在对叙动武一事上表现谨慎,原因还在于此举确实有可能“一着不慎,全盘皆输”。中东地区已是一团乱局,其形势发展全然不以美国意志为转移,美国上下其手的操控常常搅乱了自己的如意算盘。
奥巴马考虑对叙利亚采取“有限规模的军事行动”,目的是在惩罚和威慑巴沙尔政权的同时,又避免使美国卷进叙利亚内战。然而,这一盘算很可能适得其反。叙利亚战略地位实在太重要。美国对叙利亚“有限”动武会引起叙利亚强烈反弹,进而对以色列、土耳其、约旦、黎巴嫩及伊朗等国产生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蝴蝶效应”。只要巴沙尔仍在台上,叙利亚仍将有余力与美国周旋,而一旦巴沙尔政权真的不复存在,叙利亚则更处于全然失控的乱局。在叙利亚反政府武装中,不乏与“基地”组织有关联的各种势力。卡扎菲之后的利比亚、穆巴拉克之后的埃及早已为美国敲响警钟:中东地区不是一块美国想怎样捏就怎样捏的橡皮泥。
有英国媒体分析称,曾表示化武是不可逾越“红线”的奥巴马似乎并不想兑现他的诺言。不过,如果不军事介入,可能使奥巴马陷入失信的境地。一些中东媒体指责他“惧怕叙利亚”,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懦弱”表现使美国正在失去对中东事务的主导权和决定性影响。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即使再不情愿,奥巴马最终也可能被拉进叙利亚的战火中。而寻求国会支持意在分担责任。当然,如果国会拒绝授权,则正合奥巴马的意。
上一页 |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