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迪庆支队官兵在香格里拉县尼西乡震区抢修道路。通讯员 李善明 王文涛 摄
8月28日、31日,5.1级、5.9级地震相继袭击迪庆藏乡香格里拉、德钦和四川得荣。地震发生5天来,太多太多的镜头让人感动。
这5天,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迪庆藏乡灾区群众安危的5天,是省委、省政府迅速投入抗震救灾的5天,是从全力实施生死大营救,到紧急救治转移伤病员的5天,是从迅速开展次生灾害防治排危,及时完成受灾群众转移应急安置的5天,是灾区各族群众坚强面对灾害奋力自救的5天,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正能量汇聚藏乡传递爱心的5天,也是所有心系灾区的人们祈福平安、传递温暖的5天……
当镜头回放到那个地动山摇的时刻,每个从灾难中走过的人还心有余悸。但每临困境绝地,总有党和政府的温暖阳光照进雪域藏乡。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
8月28日凌晨4时44分,5.1级地震把迪庆藏乡“摇醒”,突如其来的地震造成香格里拉县4乡1镇共计1.6万余户群众受灾,德钦县6乡2镇共有4500多间民房受损。
迪庆藏乡地震灾区群众的安危和冷暖,牵动着各方。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省委、省政府抗震救灾的战斗迅速打响。
省委书记秦光荣、省长李纪恒等领导立即要求迪庆藏族自治州和省级有关部门迅速投入应急救援,抓紧核实灾情,妥善安排和保障好灾区群众生产生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加强震情监测和预警预报,严防次生灾害,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地震当天,受秦光荣书记和李纪恒省长的委托,正在临沧调研的副省长尹建业紧急赶往迪庆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他带领省政府工作组先后深入香格里拉县上桥头村、德钦县格浪水村和争古村,实地查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在德钦县奔子栏镇召开了“8·28”地震抗震救灾现场工作会。
省民政厅工作组于地震当天下午抵达灾区,帮助协调当地做好安置灾区群众的工作。
房屋倒塌,受灾群众住哪里?粮食被埋,乡亲们吃什么?
省、州两级政府及时安排抢险救灾应急资金900万元,搭建救灾帐篷900多顶,发放棉被4000多床、棉衣1000多件、折叠床2000多张、床垫1900多个、大米20余吨、面条和方便面900多件。迪庆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全力抗震救灾,从地震第一天起,做到应急救助向过渡期救助的无缝对接,确保受灾群众得到救助,确保不缺一户、不漏一人。
正当灾区人们奋力抗震救灾之时,8月31日8时4分,更大的地震再次袭来,5.9级地震让本已破碎的家园又一次受到重创。地震共造成香格里拉县、德钦县19个乡镇112000人受灾、倒塌房屋569户5826间、3人遇难、41人受伤。
灾情让人揪心。国务委员王勇、省委书记秦光荣第一时间对抗震救灾作出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抢救伤员、搜寻被困人员,切实安排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让群众有饭吃,有地方住,抗震救灾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再一次奏响了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关注民生、服务群众的最强音。
昨日中午,省委书记秦光荣致电正在迪庆指挥抗震救灾的副省长尹建业,了解抗震救灾情况,传达中央领导的最新要求,向奋战在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和志愿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秦光荣要求大家不辜负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期望,一定要圆满完成省委和省政府交给的重要任务,让每一个受灾群众都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真快啊!地震才过去5个小时,省长就冒着余震和悬崖落石来到我们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走进我家的帐篷,问家人饭吃得饱吗,被褥够不够……”香格里拉县尼西乡幸福村委会形朵村民小组受灾群众小阿茸百感交集地说。小阿茸的肺腑之言,仅仅是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心系迪庆藏乡灾区群众安危所引起反响的一个缩影。
受秦光荣书记委托,省长李纪恒率领省委、省政府工作组于地震当天中午1时许赶到迪庆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到现场去!到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去!一路上所见灾情令他揪心不已、放心不下。8月31日中午1时许,李纪恒急步来到香格里拉县尼西乡幸福村委会形朵村民小组,就关切地询问道:“有没有人员伤亡?有没有人还埋在倒塌的房屋下面?有没有人遇难?”……
省长的到来,给藏乡灾区群众带来了温暖,点燃了希望。
听完幸福村委会南哈木村民小组长拉茸尼玛反映受灾情况后,李纪恒说,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都非常牵挂大家的安危,非常关心大家的生产生活,让我们共同努力,竭尽全力战胜灾难。
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方志勇也率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开展救灾工作。8月31日11时,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就紧急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省减灾委、省民政厅、省地震局也紧急启动了三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帮助迪庆州抗震救灾。
记者昨晚看到,在帐篷、彩条布等搭建的临时住所里,灾区群众情绪平稳,吃得饱,穿得暖,安全度过了“8·31”震后的第一二个夜晚。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涓涓爱心如抚慰伤口的灵丹妙药。
两次地震发生后,各方紧急驰援灾区,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用正能量传递真爱,用行动鼓舞迪庆灾区各族人民奋力抗震救灾。
“快、快、快……”从人民解放军到武警官兵,从公安消防部队到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卫生应急队,一支支救援队伍发扬能打仗、打胜仗的优良作风,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连续作战,冒着频频余震,第一时间奋战在抢险救灾第一线,紧急搜救和转移被困群众,开展灾情调查评估、“生命线”抢通保通、排危排险等工作。
省公安消防总队第一时间启动地震灾害救援应急预案,迪庆消防支队出动110人、2条搜救犬分别赶赴尼西乡幸福村和奔子栏镇夺通村开展救援,抢救被困人员。此外,省公安消防总队还调集大理支队重型搜救队、丽江支队轻型搜救队、特勤支队共计125人和4条搜救犬,携带救援装备赶赴灾区增援。
尼西乡幸福村60多岁的巴洛老人家的3间土坯房倒塌,自己又被墙壁砸伤了脚,武警云南省总队官兵一边帮助老人把被埋的家具从废墟里刨出,搬到安全地带,一边搭建帐篷、妥善安置老人。
省卫生厅已调派一支医疗队和一支防疫队赶赴地震灾区,消杀药品和器械已调集到位,对灾区集中安置点等部位全面进行消杀防疫。
据初步统计,目前已有3100多人的救援力量抵达灾区开展工作,仍有大批人员待命随时增援。
迪庆藏乡“8·28”、 “8·31”地震,各地、各条战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群众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昆明市委、市政府向灾区捐赠150万元;大理州委、州政府向迪庆州捐赠抗震救灾资金100万元;丽江市支持迪庆灾区棉被5000床、大衣5000件、彩条布1000件……
记者在幸福村委会上桥头受灾群众安置点看到,从四面八方调集而来的方便面、矿泉水等生活物资被源源不断地发放到灾民手中。受灾群众均住进了帐篷,喝上了干净水,吃上了热饭。(记者 王廷尧 尤祥能 李银发)
相关专题 |
· 地方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