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2日08:2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上海川投进出口有限公司
出口免商检 省钱又增效
最新政策
暂免出口商品法定检验费用。减少法检商品种类,原则上工业制成品不再实行出口法检。抓紧研究法定检验体制改革方案
企业反应
每个月可以减少七八千元的商检费用,但因海关货物查验所产生的额外费用和海运费用增加了,企业负担反而有所增加
上海川投进出口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电线电缆出口的工贸企业,每年出口额为1800万至1900万美元,经营相对较为稳定。产品主要销往非洲市场。
“从今年8月15日起,公司出口的所有产品都不需要再经过商检环节了,直接报关出口,每个月可以减少七八千元的商检费用”,企业主要负责人胡伟告诉记者。
据胡伟介绍,以前企业根据市场订单生产,产品先要通过代理公司拉到某地申报商检部门抽检,只有获得商检证后才可以报关出口。其中商检费用是根据货值多少来收取的,大约为0.3%左右。
“不单单是费用减少了,对企业提高效率也是大有好处的。”胡伟说,以前是边生产边申报,要有专人制单据、合同和箱单等,手续比较繁琐。有时商检环节不能做到同步,还会延误货物报关发运,甚至影响出口收汇。现在减免了商检步骤,企业的产品一生产出来就能随时报关发运。
我国的商检制度已运行了60多年,早期,由于我国贸易量小,商检主要针对出口商品,目的是提高出口质量、维护国家声誉。时下,从全球范围看,绝大多数国家在商检中关注的是进口产品,只有少数国家对出口商品进行检验。道理很简单:各国都在想方设法鼓励出口,没有哪个国家会“自己为难自己”、给出口产品设置技术壁垒。
实际上,由于不同国家很难互认检验结果,商检机构经过巨大付出而出具的检验证明,不仅难以被国外进口商认可、做了“无用功”,也增加了国内企业的贸易成本。
“作为出口贴牌为主的生产企业,其产品标准应以客户的合同来衡量。每个订单客户对产品的材质、长短、粗细、电压等级都有不同的要求,如果完全按照商检部门的标准,很多货物都是不符合的。”胡伟强调说,国家的商检规定本来用意是好的,只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每个企业的情况不一样,造成了商检环节的多余。
胡伟说,现在商检费用免除了,但是因海关货物查验所产生的额外费用和海运费用增加了,此消彼长,企业负担反而有所增加。
比如,虽然川投在上海经营了十多年,企业资质和信誉度一直很好,去年底公司还被海关评定为A类企业,但公司还得承担因海关货物查验所产生的额外费用。“特别是临近春节,查货量提高,1个月要有好几个箱柜被抽中查验,而平常两三个月才会有一两次查验。而每个箱柜会因提单、开箱验货产生1000至1500元的费用,这对企业来说也是一笔额外负担。”
再如,从今年8月份起,航运公司税收实行“营改增”,多出的税费就转嫁到了出口企业头上,公司为此要多支出6.83%的费用。“这样一来,减免出口商检给企业省出的费用,还不如‘营改增’间接给企业增加的费用多,算下来,企业总支出比以前还多了一些”,胡伟说。(记者 沈文敏)
上一页 |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