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人: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有关负责人 采访人:记者 朱剑红
2013年09月01日08:2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电的商品特性需要分类制定价格
这位负责人表示电是商品,其价格应当反映电力成本和供求状况。同时,电又是一种特殊商品,主要体现在网络性、瞬时性和普遍服务性。网络性是电以光速通过电网输送,满足电力需求需要提前建设相关输电网络;瞬时性是电的生产与消费同一瞬间完成,电能无法大规模存储;普遍服务性是电力作为基础设施,政府有义务保障所有用户,包括偏远地区和农村,都能以可接受价格得到电力服务。
电的特殊性使其定价与一般商品有所差异,其成本与用户用电特性和时段高度关联,需要分类制定价格。影响供电成本的因素:一是用电负荷特性,电网必须根据用户的最大用电需求进行设备配置,因此同样用电需求的用户,连续用电用户的单位成本必然低于间歇用电用户;二是用电规模和电压等级,用电规模大、用电电压等级高,输送环节就少,供电成本也会低,反之供电成本就会高;三是用电的时段,用电高峰时段、高峰季节,供电成本高,用电低谷时段、非高峰季节,供电成本低。
注重保护居民、农业用户利益
这位负责人表示,由于调整销售电价分类结构对用户利益有较大影响,因此解决销售电价分类存在问题需要逐步推进,既要考虑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行,也要考虑用户承受能力,特别是要注重保护居民、农业用户利益,还要借鉴国外销售电价改革制度实践情况。
记者从国家发改委了解到,最终出台的调整销售电价分类结构政策,要求通过五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将现行以用电用途为主进行分类的销售电价体系,改为以供电成本、用电负荷特性为主进行分类,建立结构清晰、比价合理、繁简适当的销售电价体系。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是简化按用电用途为主的销售电价分类;二是逐步推行按供电成本、用电负荷特性分类定价。
这位负责人认为,随着调整销售电价分类结构工作的推进,将减轻部分行业的用电负担。将居民家庭及小区公用附属设施、社会福利机构、城乡社区居委会服务设施等用电归类为居民用电,将农产品粗加工用电纳入农业生产用电范围,将明显减轻这些行业的用电负担,有利于相关行业的发展。
【他山之石】
国外电价怎么分类
各国都采用分类方式制定销售电价,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供电成本,如法国等按照用电容量、峰谷时段、夏季和冬季等进行了细致分类。其中,仅按容量就分了9档,分时电价有蓝色日(300天)、白色日(43天)和红色日(22天)以及机动高峰等等。英国等部分国家对大用户实行实时电价,价格根据市场情况每小时甚至每15分钟变动一次。一种是基于用户性质,如韩国将用户分为居民、教育、一般用电、工业、农业、路灯六大类,但对每一类用电仍基于供电成本再细分,实行分电压等级、分负荷率、分时段定价。
《 人民日报 》( 2013年09月01日 02 版)
上一页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