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29日08: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制度,纳入工作常态
《地方领导留言板》“火”了,留言板上的留言和答复数量近年来直线上升,其影响力和知名度越来越广,仅在2013年上半年,便刊发了6万条网友留言,其中有3.6万条问题得到各地官方的答复。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国自上而下开展,积极回应网友声音既是新形势下做好党的群众工作的新举措,也是新形势下提升社会管理水平的迫切需要。”国家信访局国家投诉受理办公室副主任戴增杰谈起《地方领导留言板》的“走红”时,这样评论。
伴随着留言板成长的,是各地留言办理的规范化制度化。2009年3月25日,山西省出台《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实施方案》,首次将省政府办理网民意见的工作细化,并规定禁止严重拖缓留言办结时间。2009年5月18日,广东省发布《关于建立与人民网、南方网、奥一网网友良性互动机制的工作方案》,每天安排专人负责分析整理归类网友留言,编发《网友留言周报》,这是广东省第一份肯定并鼓励网民在问政平台“发问”的红头文件……
到2013年7月,全国19个省区市已先后下发文件,对办理网民留言进行制度化规范,并对办理要求、办结时限和问责办法做出硬性规定。截至目前,全国共有上千家留言办理单位负责对《地方领导留言板》上的网民留言进行承办、回应。
“领导干部参与网络问政的制度化正在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与互联网发展的时代需求是分不开的”,李欣玉说。2013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5.91亿,在这一背景下,互联网不仅是传统媒体和生活方式的补充,也是民意凸显的地带。
在《地方领导留言板》上,四川省广元市市长王菲共收到留言66条,其中65条已经公开回复,回复率达99%。“广元对700多名县级领导干部进行互联网知识技能培训考试,大力促进网络问政制度化”,王菲说,只有在制度上保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才能确保网络问政这座干群“连心桥”的坚固可靠。 (记者 张 文)
《 人民日报 》( 2013年08月29日 14 版)
上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