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8月22日08:4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资源回收
民间扮演重要角色
周六,天刚亮。新北市中和区秀峰里里长办公室外面,就已经有人来排队,居民们拎着废报纸和瓶瓶罐罐,等着换日用品。周六是秀峰里的资源回收日,20多年来从没有间断。秀峰里里长周存炎说,里办公室把回收品变卖换现金,部分购买卫生纸、沐浴乳等日用品给里民兑换,部分用作社区老人关怀金。
周存炎说,秀峰里创造经济诱因,让里民再小的可回收垃圾都不放过。如今秀峰里一年回收资源几十吨,为里民创造几十万新台币的福利金。秀峰里“垃圾变黄金”的经验,也触发新北市政府的灵感,他们顺势推出了“资源回收找黄金”计划,在全市挑选27个里作为“黄金里资收站”试点,效果出人意料。新北市环保局介绍说,在以往基础上,去年新北市一气建构了200个“黄金里”,今年将推展至偏乡地区,希望最慢年底前可以完成350个“黄金里”。
在台湾,垃圾分类、资源回收,民间力量举足轻重,无论是社区、学校,还是社会组织、宗教团体,都是推行环保急先锋。“这是民间和政府共同努力的结果”,台湾主妇联盟环保基金会董事长陈曼丽这样评价。“主妇联盟”是推动回收厨余的主干力量,最初,她们深入家庭告诉主妇们如何收集并利用厨余。
“扯得破的是OPP(邻苯基苯酚)、有弹性的是PP(聚丙烯),无光泽的是PE(聚乙烯)……”慈济台北市八德回收站的资深志工萧秀珠边念着口诀,边麻利地将回收资源分类。她说,上游分类做得好,下游的回收再制就能省工、省能源,像回收纸也要依油墨多寡与材质细分类,做到尽可能少用漂白剂就能做再生纸。
20多年前,慈济在全台各县市乡镇小区设置回收站,大力推动垃圾分类及资源回收工作,如今慈济在全台已经建立了5000多个回收站。值得一提的是,回收站的工作人员都是志愿者,他们“欢喜做、甘愿受”,为环保默默奉献心力。
上一页 |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