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领袖人物纪念馆>>小康梦想

从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到科学发展观

顾秀莲

2013年08月19日14:59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党的文献》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发布)
  这是作者2009年12月23日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江苏省委在苏州举办的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上讲话的主要部分。题目为本刊编者所加。
  一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提出,到20世纪末,中国将要建成一个“小康之家”。那时候,我在国家计委工作,听到这个目标后,感到非常振奋。因为当时我们都提“实现四个现代化”,“小康之家”的目标显然更符合中国的国情,更具有可操作性。正是从那时起,实现小康目标开始成为计划部门的中心工作,我有幸参与了这项伟大的工作。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确定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目标之后,“奔小康”就成为整个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小康”成为中国人民美好新生活的代名词。从“奔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造福全体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业。30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解决温饱、达到小康的两大历史性跨越。
  1983年邓小平在苏州视察工作时,我有幸陪同,亲耳聆听了他关于“奔小康”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谈话,终身受益,终身难忘。学习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我有两点突出感受。
  第一点,我认为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重大意义,就是在新中国30年艰苦奋斗和艰辛探索的基础上,找到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现代化的任务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来的。他们领导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使中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证和物质基础。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贫穷落后的大国搞现代化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探索中难免走弯路,主要是一些做法脱离实际。生产关系上急躁冒进,“一大二公”影响了群众生产积极性;建设速度上急于求成,积累率过高对人民生活有影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把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他肯定现代化有了基础,也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教训。我记得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我们现在必须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他提出,在中国搞现代化必须看到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底子薄,二是人口多耕地少。因此现代化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只能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20世纪目标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应当解决好人民的生活。要搞中国式的现代化,争取用20年的时间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美元,达到小康水平,为中国确立经过小康阶段迈向现代化的道路。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从我们当时的计划工作来看,不再把注意力过多集中在高速度、高指标,搞多少钢、上多少项目,而是把有限的财力物力用于搞农业、轻工业。再加上农村政策放宽了,城市经济搞活了,理顺了生产关系,调动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短短几年时间,工农业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很快取得突破,困扰我们多年的人民群众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第二点,我认为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思想是一个立足于实践、又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
  邓小平提出小康目标,是一个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目标,但又不仅仅是个生活水平的目标。他是在现代化建设大局下考虑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谈改善人民生活。他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他提出小康目标,其中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建设的全局性战略部署,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重要部署。这些思想,他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明确的。

【1】 【2】

 

(责编:张湘忆、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