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和平使命—2013”中俄联合反恐军演

热点解读:展示两军战略合作新水平

2013年08月16日08:2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共同决策、联合指挥

“这是武装匪徒和恐怖分子的基地帕什纳镇。”观摩台上,中俄联合反恐军事演习战役指挥部指挥员、三十九集团军军长潘良时向记者解释。

据了解,中俄双方综合运用空中、地面侦察力量,实施了联合侦察,分别侦察到6号地域是恐怖分子指挥所、9号地域为恐怖分子运输车队。双方对信息分析判断,定下处置决心,并迅速下发至作战单元。

12时5分,帕什纳镇南侧上空,俄军一架米—8直升机和我陆航部队米—171直升机实施联合战术空降。双方组成联合编队,对恐怖武装要害目标发现并摧毁。

12时17分,俄方两架米—10直升机首先开辟空降场,而后双方3架运输直升机编队搭载特战队员,在中方两架武装直升机护航下,对增援之敌实施联合围歼。

中俄双方指挥员共同决策、联合指挥,先后演练了侦察搜索、联合封控、分区清剿、联合火力突击、围点打援、纵深攻歼等6个作战行动。

“实兵演习课目的结束,标志着此次军演圆满成功,表明了中俄两军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坚强决心和意志,展示了两军战略协作与配合的新水平,检验和提高了两军履行和平使命、应对危机的能力。”中俄联合导演部中方副总导演秦保中说。

混合编组、相互支援

“本次军演打破以往实兵行动两军界限分明,各自指挥所属部队行动的做法,实行混合编组,联合指挥,统一行动,火力上相互支援,从战术层面实现真正联合。”此次联演中方副总导演、沈空副司令员王伟告诉记者。

斩首行动中,一架米—8直升机在帕什纳镇南侧500米处机降,“GO!”中方狙击组长董银皓向中俄7名队员发出指令,双方各4名狙击队员跳下飞机,屈身蛇形向前跃进。

“我方观察到帕什纳镇中心一幢3层白楼房顶有两名恐怖分子手持重武器。”董银皓用战术手语向俄方狙击队长报告观察情况。双方队员立即调整射向,瞄准目标。随着枪响,楼顶的恐怖分子应声倒下。

此时,双方各6名特战队员搭乘米—8直升机至楼房南侧150米后悬停约1米高降落。在中方两名特战队员掩护下,俄方两名队员将两枚发烟手榴弹扔至楼内并射击。很快,双方联手将恐怖分子头目抓获。

“中俄两军力求在每一个具体行动中彰显联合,进一步深化了中俄两军战略协同能力。”潘良时说,“中俄两国特种兵语言不通、装备不同、训练基础和战术动作有所差异,但为同一任务,既有战术动作上的协同,也有战术行动上的配合。”

武装直升机一次打击使用两类弹种

演习中,两架歼轰—7A战机“刺入”切巴尔库尔演习空域。突然两声巨响,强大的冲击波让整个训练场地动山摇。目标上空火光一片,战机返航时打出一束红外干扰弹,达到蒙蔽敌人、自我保护的目的。

此外,2架武装直升机实施导弹攻击时,整个搜索、跟踪、识别、锁定、发射等环节中速度丝毫没有减慢。“这大大提高了战场生存能力。虽然悬停攻击方式利于搜索、识别和瞄准目标,但在开阔地域容易遭受地面火力打击。”陆航团团长郭耀东介绍。

记者看到,同时挂载导弹和火箭弹的直升机实施超低空掠地飞行,进入攻击航路搜索发现目标后,使用导弹进行攻击,准确命中目标区域。接着评估目标毁伤,发现还有残余力量,决定使用火箭弹再次攻击,在10秒钟内就完成了武器系统转换和目标搜索,将残余目标彻底消灭。

“尝试直升机在一次攻击行动中先后使用导弹和火箭弹实施火力打击,是实兵演习的一大亮点。”陆航团副团长尹向明说,飞行员可根据目标距离、类型选择不同的弹种和攻击方式,针对性更强,毁伤能力更大。

潘良时向记者表示,实兵演习与此前的协同训练相比难度加大,更加注重反恐实战,中俄参演官兵凭借过硬的作风和良好的战略合作能力,很好地完成了实兵演习。(记者 倪光辉)

《 人民日报 》( 2013年08月16日 09 版)

上一页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