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需求增加 供给不足 不受重视

体坛聚焦:师资缺,难撑校园体育一片天

——透视“学校体育为何难开展”(上)

2013年08月14日08:3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全国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令学校体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体育教师面临师资不足、地位弱势、缺乏成就感等问题,想让学校体育开展得红红火火,谈何容易?

今年暑期,北京市朝阳区的中小学生不仅要完成书本作业,还要完成“体育家庭作业”——假期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作业”进暑期,其背景是令人担忧的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

最近,一份由国际运动科学和体育理事会发布的调查显示:中国人与上世纪90年代初相比,运动量减少了45%。其中,青少年是运动“滑坡”最明显的群体,大约92%的孩子没有参加校外体育运动的习惯。青少年运动量急剧减少,仅就学校体育而言,对体育课的认识不到位、体育教师严重短缺、体育课教学水平得不到保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老师缺口高达30万,一些农村或边远地区学校没有专职体育教师

根据2007年版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所公布的全国中小学学生和体育教师数量折算,当时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缺额量为29.4万人,其中小学缺额最多,为24万人。

2008年,教育部组织国家教育督导团对体育师资进行调查,也充分证实了中小学体育教师缺额的现象。例如,广东省专职体育教师不足40%,农村学校80%以上为兼职体育教师。重庆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配备率为73%;甘肃省近70%的学校体育教师为兼职。

下一页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