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众生·讲述普通人的命运:求学路漫漫 谁来帮一把

两亩玉米地撑不起大学梦,贫困学子冯少飞

2013年08月13日08:4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图为冯少飞和奶奶在做饭。背后的木柴灶,他家使了20多年。
  中国青基会供图

【核心阅读】

河南舞阳小伙冯少飞收到了吉林大学工程力学专业的通知书,这让他陷入了忧愁。

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奶奶年迈,学费、路费、生活费,钱从哪儿来?两亩玉米地如何能撑起大学梦?

两亩玉米地承载的大学梦

闷热笼罩着大地,玉米正在茁壮成长,18岁少年冯少飞和78岁的奶奶董爱兰刚从玉米地回来,衣服已被汗水浸透。他们期盼今秋能有个好收成。

这两亩多的玉米地承载着冯少飞的大学梦。

冯少飞的家位于河南舞阳县孟寨镇寨子王村四组,这座在上世纪80年代还算“出类拔萃”的房子如今已破败不堪,下雨时房顶出现多处漏水。

说起少飞6000元的学费,董爱兰几度哽咽。倔强的冯少飞眼噙着泪水依然不忘安慰奶奶:“奶奶您放心,我可以申请国家贷款,勤工俭学、兼职打工,再从学校考取奖学金,肯定能把学上下来!”

如果不是2000年农历八月二十八的那场车祸,冯少飞会和常人一样有个温暖的家。

据少飞的伯父称,车祸后交警队的人说,如果少飞的爸爸向左打一把方向盘,他自己完全可以没事,但是整车几十个人可能都会被失控的大货车撞死,他瞬间的决定挽救了很多生命。

第二年,年轻的母亲改嫁到外地,少飞从此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但是去年,爷爷也因病去世。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对着满墙的奖状,董爱兰如数家珍,她的眼神中闪烁着骄傲和自豪。

董爱兰说,孙子聪明,几乎每次考试都是全校第一。上初中时,家里很穷,她就自己养了几只鸡,下了蛋舍不得吃,有时拿到集市上换钱买些肉给孙子吃,唯恐影响了少飞的成长。少飞很懂事孝顺,虽然每3个星期才回一次家,回来就帮家里干活,劈柴、做饭、洗衣服样样都抢着干。当奶奶劝他看书时,他都反过来安慰奶奶不要担心他的学业。忙完后,少飞又趴在了书桌前。

一个使用了20多年的炉灶记录着冯少飞一家人的生活。灶台门已被烟熏得漆黑,灶台前堆的木柴是少飞从树林里捡来的。

董爱兰说,少飞没有出生之前就烧这个锅做饭,如今她依旧重复着几十年前的生活,只要少飞好,就是她最大的心愿。

少飞说,家庭贫寒并不可怕,反而培养了他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性格,他坚信知识改变命运。

下一页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