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第一现场:泰国 竹堤坝保护海岸线

驻泰国记者 暨佩娟 孙广勇

2013年08月12日09: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泰国邦波朗村村民为防止海岸侵蚀而建起的竹堤坝。
  记者 孙广勇摄

扫描二维码
  体验更丰富

这座竹桥通向大海,踩上去咯吱作响。透过缝隙往下看,小螃蟹和滩涂鱼在湿软的泥土地上欢快地爬来爬去。竹桥两旁,是成片的红树林。树枝上悬挂着写有“海洋生命源于海岸树林”等字样的牌子,粗大繁密的树根“咬”进水中,林中不时传出清脆的鸟鸣声。在竹桥上继续前行,只见一大片竹子搭建的堤坝立在海中,围出了一大片泥土地。这是本报记者日前在泰国夜功府邦格镇邦波朗村看到的景象。

村长威素指着不远处一方泥土地说:“现在,海岸线已经向外移到了更远的地方!”据他介绍,过去20年里,邦波朗村一直饱受海岸侵蚀的困扰。村民们在海边种植的小树承受不了大风的摇晃和海浪的冲刷,很快就消失了。由于没有树林的保护,沿岸的土壤不断流失,岸边民宅受损,村里80户人家中有11户被迫迁移。

记者看到一些水泥桩插在海水中。这是被海浪卷走的几座民居的基脚。在村子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瓦信对记者说:“一座好端端的房子,建成不到三四年就被冲坏了。海浪的力量太大了。”

为了解决海岸线受到海水侵蚀的难题,威素带领村民们到附近的龙仔厝府和北榄府取经。龙仔厝府考坎区在海里修建竹堤坝保护海岸线的做法,让他们眼前一亮。2008年9月,邦波朗村的村民们开始在海中搭起成排的竹篱笆作“堤坝”。3个月后,村民们又在竹堤坝后面种上了红树林。“有了竹堤坝,海浪对海岸的冲刷有了一个缓冲区,还可以在竹堤坝后面形成足够的沉积物,这样红树苗的种植就不成问题了。”威素的语气中充满了自豪。

“为什么要选用竹子来修建堤坝?”记者问。威素笑着回答说:“用混凝土、沙袋修建的堤坝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用竹子建堤坝,对环境的影响最小。竹子比其它材料便宜很多。而且,村民们自己动手制作也不难。这是我们真正的乡村智慧。”    

威素告诉记者,修建1千米长的竹堤坝大约需要800万泰铢(1元人民币约合5泰铢)。以前,他号召村民集资买竹子。现在,村里得到泰国自然资源保护部、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每年能够筹集500万泰铢的资金。

下一页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