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衡水听琴——创新驱动新探索(二)
如何为产业铸魂
开放的思维为一只只乐器注入灵动生命。
夏日的黄昏,热浪已经退去,记者漫步在武强县周窝村“音乐小镇”。
动听的音乐,张扬个性的涂鸦墙,融入时尚音乐元素的乐器博物馆,沿街充满艺术气息的音乐酒吧、咖啡厅……街边的演出舞台上,来自北京的“时间先生”乐队,放声高歌《蓝莲花》。
走进一个挂着“列侬纪念馆”牌子的农家小院,原来放柴草的东厢房变成了KTV,客房的墙上,海报上传奇音乐人约翰·列侬眯起眼睛注视着你。传统与现代、乡土与世界、音乐与生活……在这个普通的北方乡村里,各种原本不搭界的元素揉在一起,造就了别样的风景。
有乐器,没音乐,缺少灵魂。音乐小镇运营方北京璐德文化公司衡水项目负责人董玉戈介绍说,2011年以来,在金音集团的引介下,他们与武强县联合在周窝村开始打造音乐小镇。小镇利用新民居建设后留下来的农家小院,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现在已经建成80多个各具特色的音乐小院。走在街头,只见由数百片小提琴面板做鳞片组成的巨龙、800多只废旧吉他制作的巨型琴凳、时尚动感的音乐壁画……胡同深处,一座座农家院变身“木吉他的往事”、“音乐养生馆”、“何塞大师吉他休闲馆”……“音乐小镇既是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的创作居所,也是别具特色的游客体验地。”董玉戈介绍说,小镇建成以来,先后举办了麦田音乐节、吉他文化节、国际乡村艺术节。定位于培养世界高端音乐人才和师资力量,还启动建设了璐德国际艺术学校。“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把小镇打造成融旅游休闲、培训、音乐版权代理和演出于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基地。”
武强县委书记侯桂宁介绍说,音乐小镇项目是乐器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它放大了乐器生产基地的影响,延伸了产业链条。最为可贵的是引进时尚元素、改造嫁接创新的开放思维。
如何打造招商引资的软环境
“用心服务,简单吧?就这四个字。”于少峰说,武强经济开发区2011年刚刚建立,如何吸引来优质项目,怎么让项目尽快产生效益,是他们关心的头等大事。
招商,他们选择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
服务,他们的政策是“积极不干预”:为企业积极服务,无论如何不能影响企业的经营发展。
GEWA的到来其实缘于一个电话。2010年,GEWA中国地区总经理驱车一路南下考察投资场所,路过衡水时车坏了,在求助陈学孔时透露了正在找地方投资建厂的消息。陈学孔就对老朋友说,都到家门口了,到这边看看吧。他说当时就跟闹着玩似的把信息通报给县、镇领导,没成想县委书记、县长一听就来了劲,专门成立了跑办班子,揪住不放。经过两年多的接触,终于引资成功。没想到当初一句玩笑话竟然引来一个大项目。
三弟公司副董事长郑彭根告诉记者,隔壁就是吉他材料供应商,不远处的德国GEWA就是国际采购商。物流成本、时间成本都节省很多。有感于这里良好的投资环境,三弟公司不仅决定再投资新上一条电吉他生产线,还介绍了自己的一家合作企业落户武强。
三弟公司的两个6000平方米厂房由开发区提供,前三年免费使用;开发区帮助企业招工,并进行初期培训,加速企业尽快投产;由县级领导牵头的分包小组,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为他们代办各项行政审批事项。郑彭根说,最让他们感动的是县领导考察时说的一句话:所有干部不能吃企业一顿饭。
郑彭根的宁波方言让记者听来几乎不知所云,对三弟公司的采访几乎是在于少峰用武强口音“同声传译”下完成的。“一开始我也听不懂,我分包这个项目,天天往企业跑,和郑总接触多了,现在当个‘翻译’没问题。”于少峰说。
截至目前,武强经济开发区已引来32家企业落户,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就有18个。
什么是资源
思想解放是最大的资源。“衡水本身没有什么资源,项目不是外边飞来的,就是本地冒出来的。只有打破唯资源论禁锢,才能加快发展、赶超发展。”衡水市重点项目办公室副主任于国义说。
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现在衡水市的利税第一大户是“六个核桃”。河北养元智汇饮品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李营威说,发展之初,我们考虑饮料行业,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等市场已经比较成熟,“六个核桃”作为后来者没有任何优势。要想找到一个有市场需求但是没有被占领的领域,必须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最终,他们决策在没有核桃资源的衡水上马核桃饮料。
创业初期的养元公司并没有一炮打响。经过分析调研:首先是口感问题,不顺滑爽口,那一股涩味阻碍了进入市场的脚步。同时市场定位和营销模式也有一定问题。他们狠抓技术研发,提高产品的适口性,集中70多人的研发团队进行技术攻关,最终通过28道工序解决了口感涩腻问题。市场方面,则收缩战线,着力开拓县级市场。同时,努力引导消费者变偶然消费为目的性消费,于是有了那句话:“经常用脑,多喝六个核桃。”
5年来,“六个核桃”上缴税金增长了100倍,去年达到5.6亿元。
无中生有,遍地开花。投资18亿元的蒙牛项目、投资59亿元的氯化聚乙烯合成橡胶项目、中国航天科技工业集团武邑航钛钛业项目、英利集团1GW多晶硅全产业链太阳能电池项目、投资15亿元汉盛光科薄膜电池项目等纷至沓来。于国义介绍说,全市100个省级重点项目中,三分之一以上全是“无中生有”。
衡水听琴,弦外有音。资源禀赋的有无对一个地区看似很重要,但是不能选择。发展的信心、发展的思维、发展的路径、发展的能力更是资源,是一个地方能否奋进崛起、赶超跨越的关键。在衡水的采访中,我们分明听到了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的节奏,那是更为美妙的“琴声”。(记者 曹阳葵 牛海英 马 路 陈凤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