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患者是医学服务的中心”
“新疆患者更需要我”
“高晓唯同志,现调你到北京空军总医院工作,望及时办理报到手续……”这是2003年11月的一份部队调令。
当时,空军总医院在全国十几家驻军医院选调4名技术尖子到北京工作,高晓唯是其中之一。但在报到两个月后,高晓唯给空军总医院领导递交了请调报告,又毅然返回了新疆。
高晓唯的这一举动,令不少人感到惊讶,一些亲戚朋友甚至说他“傻”。高晓唯却说:“新疆是全国眼病高发区,而眼病治疗技术还不发达,这里的患者更需要我,我的事业在新疆……”
熟悉高晓唯的人都知道,这已经是他第4次谢绝调往内地了。
1977年高中毕业后,高晓唯从苏州来到在新疆工作的父亲身边,同年被新疆铁路建设指挥部招工,参加南疆铁路工程建设。这期间,对他触动最大的是由于当地自然环境恶劣和缺医少药,一些眼病患者得不到及时医治,结果小病拖大,甚至失明。望着那些痛苦的患者,从医的想法在高晓唯心中萌生了。
1979年9月,高晓唯参加高考,被石河子医学院录取。5年后,综合成绩优秀的他特招入伍来到解放军第474医院,如愿当上了一名。
多年来,他沿着最初的选择,踏踏实实一路走来,成为474医院眼科首屈一指的技术骨干。1992年,他报考了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院,主攻眼科专业,3年后以优异成绩获得硕士学位。
此时的高晓唯,拥有研究生学历,执业经验丰富,成为内地一些大医院争相挖取的对象,连读研学校也挽留他留校任教。
那些天,高晓唯常说的一句话是:“我的家在新疆,我得回家去,家里人都等着呢!”在上海学习三年,高晓唯曾经收到过几封特殊的“家书”,都是经他治愈患者写的,既有表达感谢的,也有鼓励他好好学习的,但更多的是想见他一面、请他复查一下眼睛。高晓唯没有犹豫,毅然“飞”回了新疆。
学成归来后,高晓唯被任命为眼科副主任,院党委还专门引进了新设备,由他担纲开展屈光新业务探索。
不少追逐的目光再次瞄准高晓唯,常有医院领导打电话、写信,有的干脆找上门来,许以优厚条件,千方百计想把他“挖”走。而他始终没有动心。一次,南京一所医院领导专程从南京赶来,到他家里做工作,并许诺年薪不低于18万元,按正高职待遇提供住房和小车,也被高晓唯婉言回绝了。
高晓唯的父母从新疆退休回苏州老家定居,盼望儿子能够回到身边工作。苏州医学院也主动“挖”他回老家发展,“新疆各族人民更需要我。”高晓唯撂下这句话,并做通了年迈父母的工作,选择继续留在边疆工作……
|